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3 / 3)

然後朱允炆被立為太孫,應該也是今年,具體幾月不知道;然後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馬上開始削藩,結果能力不足在建文四年(1402年)被打進京城,下落不明,朱棣當了皇帝。

自己(允熥)的結局不清楚,但就憑自己懿文太子嫡次子(注3)的身份,再加上朱棣暴戾的個性,估計不是軟禁至死就是意外死亡,或者被自殺。所以決不能坐以待斃。

但輔佐朱允炆同樣不可行,還是因為自己是嫡次子,朱允炆不可能信任自己,曆史上建文年間自己多半是被封到了地方上當親王,但時時刻刻被監視。

不過他的這個猜測錯了,雖然朱允炆可能本來是想這麼幹,但是因為朱棣造反,他一直在南京城沒有就封。

所以,為了以後不被“意外”,隻能爭取自己上位了。並且自己有了後世超過現在600年的眼光,完全可以改正朱元璋、朱棣父子犯下的一些錯誤。

朱元璋雖然雄才大略,但可能由於其出身,製定了很多不合理的製度;朱棣雖然把國家打理的也不錯,但是由於得位不正,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也幹了許多勞民傷財又對國家沒有什麼好處的事,並且壞了朱元璋定下的規矩,導致其後國家陷入一個怪圈。

YY了幾分鍾當皇帝以後通過改革民富國強的‘美好前景’,允熥馬上回到了並不美好的現狀。想上位的障礙太多了,親娘已經死了,意味著後宮沒人給自己提供保護;姥爺常遇春雖然很牛逼,但死的更早;幾個舅舅都沒什麼本事,馮勝征東北時,大舅常茂差點把納哈出投降的事給攪黃了;舅姥爺藍玉雖然也很牛逼,但應該是這兩年被老朱幹掉了。以後如果自己當上儲君之後可以借助他們,但是現在跟他們搭上關係反而會壞事。

另外,允熥以前也沒表現出過人的才華,而允炆應該是朱標死後沒多久就當了皇太孫,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而朱允炆這邊可有好幾個優勢:首先,朱允炆是老二,在老大已死的情況下,雖然隻比允熥大一歲,那也是兄長;其次,親媽呂氏還活著,對文華殿肯定有一定的控製力;最後,看【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記得朱允炆記性很好,頗得老朱讚譽;根據允熥以前的記憶判斷,應該也確實如此。

那麼如何幹掉朱允炆上位呢?允熥正想著,不經意間瞅見二妹昀蘭(宜倫郡主)瞪大眼睛看著自己,又一掃,發現多數人都在看著自己,一愣神,他反應過來是自己的吃相太有問題了,本來允熥雖然粗疏,又餓的發昏,畢竟受了近十年的皇室教育,不至於這麼大疏漏。

但是來自現代的思維因為現代記憶無論從長度還是廣度都遠遠超越了古代的記憶,古代皇子的生活在成年分府以前可是非常枯燥的,使得現在的朱允熥是現代思維為主,才不經意間犯下了這種錯誤。

還是不夠注意啊!朱允熥心下再次說了三遍“一定要注意”,但這時事已至此,吃相注意一下,但是飯絕對不能少吃,反正有老朱的口諭,不吃到撐決不罷休!

最終,在幾位小屁孩的注目之下,允熥成功吃撐,並告退回自己寢殿去了。在剛出門的時候,似乎聽見了低低的議論聲。

=================================================

注1:明清的拔步床和架子床有頂。

注2:朱家的女兒起名不按朱元璋的輩分字眼來,由其父親自行安排。

注3:呂妃是懿文太子的次妃,未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