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琴自己很快恢複了正常,任憑他們怎麼問也不回答。這時熙瑤忽然想起賢琴是朱榑的女兒,經曆過路謝之亂,說不定是想到了什麼,忙輕聲和允熥說了自己的猜測。允熥一愣,也不再詢問。
允熥說道:“賢烶今年也入京朝貢了,要不你去蒲王府住幾日?”
“不用了皇兄,妹妹現在在宮中很好。”賢琴臉上露出了複雜的神情,但馬上說道。
看著她的表情,允熥大概明白了她的想法,沒有再說話。
第二日臘月二十二,又是一年上朝的最後一天。依照慣例大家都不會說什麼重要的事情,禮部尚書彙報了一下今年又有不少國家的使者來到大明朝貢,引得在場所有官員齊聲讚頌大明在允熥的領導下蒸蒸日上、百姓富足、四方臣服。
當然也有不太和諧的聲音。幾個都察院的禦史彈劾岷王朱楩:說他在阿瓦國並未招惹大明的情況下出兵進攻阿瓦,有失天朝上國的顏麵。
允熥當然不會搭理他們。這樣的奏折連駁斥都不能駁斥,讓它無聲無息的,過幾日發生什麼其他的事情吸引了大多數文官的注意力此事就過去了;現在出言駁斥反而會擴大這些人的影響,得不償失。
好在大多數文官其實已經摸準了允熥分封的精髓之一:將惹人厭的藩王打發到蠻夷之地禍害蠻夷,省的禍害國內的老百姓。所以大多數人都沒有對此進諫。
下了朝,允熥將手上的奏折擱在桌子上,對王喜說道:“秦王、寧王和羅貫中可已經入宮了?”
“啟稟陛下,都已經到了。”王喜說道。
“讓秦王、寧王到這裏來;你找一間屋子暫且安置羅貫中坐下休息,七十多歲的人了,久站受不住。”允熥說道。
“陛下,這裏可是您的寢殿,就讓秦王、寧王殿下到這裏麵見?”王喜說道。
“這沒什麼,”允熥笑道:“都是一家人,並且朕這次找他們即有家事也有國事,隨便一些其實更好。”
既然允熥如此說了,王喜就馬上去前殿叫朱尚炳、朱權過來。
……
……
此時在前殿,尚炳和朱權正在說著話。尚炳笑著說道:“聽聞十七叔十月份大破北元,擒殺北元武士萬餘,俘虜蒙古平民二三萬,虜獲北元嬪妃三人,王子一人,牛羊馬數十萬頭,還差一點生擒了北元國主孛兒隻斤坤帖木兒,真是戰功赫赫。”
“不過是運氣。”朱權笑道。但他的表情還是頗為自得。
生擒、斬殺北元武士萬餘人聽起來不多,但在這個年代已經是了不起的戰功了,曆史上朱棣五出漠北不過是消滅了幾千蒙古士兵。
蒙古草原可不是中原,四通八達可以說到處都是路;蒙古人也根本不和大明大部隊打仗,隻是執行遊擊戰術。坤帖木兒和北元太師阿魯台知道朱權出兵七萬掃蕩漠北之後馬上就開始逃跑。
朱權在得知坤帖木兒逃跑以後,認為草原上唯一一支能對他的步兵造成威脅的軍隊已經不存在了,所以丟下四萬步兵,帶著三萬騎兵猛追。之後合該坤帖木兒倒黴,朱權本來在漠北轉悠了一個多月,也已經開始下雪,本打算回師了,但就在此時探馬發現了坤帖木兒的大部隊,他馬上發起進攻。
坤帖木兒手上其實也有三四萬人,全力奮戰勝負還兩說,但這些年蒙古人早就被大明打怕了,又見到是凶名赫赫的朱權帶兵,膽子馬上就沒了一半,拚命向貝加爾湖跑去,試圖利用那裏較為複雜的地形逃出生天。
朱權也沒那個兵力將這三四萬士兵、七八萬婦女兒童全部消滅,隻是先盯著鎧甲最華麗的軍隊猛打,將這些人都消滅後分散圍剿。先頭部隊一直追到貝加爾湖附近才撤回來,俘虜了沒能跑進森林裏的二三萬婦女兒童回師。坤帖木兒和阿魯台在這次曆史上並不存在的戰役中幸運的逃出升天,沒有被俘被殺。
尚炳當然知道朱權心裏想的是什麼,笑道:“十七叔何必推脫?這幾年還有誰能一氣消滅萬餘蒙古士兵?陛下定然會不吝惜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