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4章 賜予《鑒文大典》(1 / 3)

(上一章不僅是點評諸葛亮,更是體現眾人的想法,也算是後文的鋪墊)

“兒子/侄兒受教。”在場眾人大多真心實意、心存感激地答應一聲,尤其是兩個編外人員。允熥說的這些話也沒有藏著掖著,盡心對他們教導,他們也能感受的出來,當然願意真心實意的答話。

允熥點點頭,又與他們談論起一件朝政,仍然是讓他們各抒己見,自己最後點評。又議論了一會兒,允熥瞧著時候也不早了,對他們說道:“今日時候已經不早,就到這裏。”

“多謝叔叔/父親教誨。”在場眾人都站起來齊聲說了一句,隨後拿起自己的東西向外走去。允熥也不是頭一次這樣教導他們,大家都輕車熟路,既然允熥沒有特別的表示,按照過往的慣例做就是了。

但朱褆與朱裪二人是頭一次聆聽允熥的教誨,一時間楞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等到親王世子走光了,皇子們向允熥告別後正要結伴返回後宮,隻有妙錦的兒子站在允熥身旁大約要和他一起返回時他們才回過神來,上前行禮道:“叔父,厚伯/元正告退。”

“慢。”允熥卻笑著說道:“叔父有件事要與你們說。雖然時候已經不早了,但說一兩件事的時間還是有的。”

“敢問叔父何事?”朱褆問道。

“叔父聽說,前幾日走在路上,元正都在想叔父會回賜朝鮮何物,而且猜測是允許他去叔父的書房挑選幾本書,都已經開始琢磨到底要挑選什麼書了,叔父可有說錯?”允熥繼續笑著說話。

“叔父說的不錯。”朱裪臉微微泛紅,低聲說道。人家還沒說賞賜,自己就已經琢磨上了,確實有些不好意思。

朱褆則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叔父這樣說,難道侄兒與元正猜測有錯?”允熥既然提起回賜之事,現下又已是正月二十九,也確實該向他們交代這件事了。但允熥又這樣說話,莫非是元正猜錯了,自己開幾句玩笑降低元正的期望,之後說出真正的回賜?聽到朱褆的話,文垣等人也停下腳步,轉過身準備聽允熥倒地要回賜給朝鮮何物。

“元正,猜測也不算錯,十分靠近。因為叔父要賞賜給朝鮮的不僅僅是幾本書。”說到這裏,允熥頓了頓,見朱裪眼睛裏閃爍起好奇與期冀的目光,又道:“叔父要賞賜給朝鮮的,是一整套書籍,《鑒文大典》。”

“叔父的意思是?“聽到允熥的話,朱裪當即愣住了,一時沒有說話;朱褆也愣了一下,隨即問道。

“叔父的意思很簡單,要賜給朝鮮《鑒文大典》。”允熥說道。

聽到這話,不僅朱裪仍處於呆滯狀態,朱褆和文垣等人也都愣住了。《鑒文大典》,這可是去年年初朝廷才編撰完畢的一部書集,全書數億字,就這樣賞賜給朝鮮?

見在場眾人都愣住了,允熥才笑了一聲,又道:“叔父不會今次就回賜朝鮮一整套書籍的。一來,以朝鮮此次進貢之物,就算叔父的回賜價值十倍與其,也遠遠及不上《鑒文大典》的價值;二來,儲存這一部書集也不容易,朝鮮之前並無準備,如何能夠將書籍儲存得好?還不都會被放壞了?這如何能成?”

聽到這番話,朱褆才回過神來,笑著接口:“就算叔父真的將一部《鑒文大典》賞賜給我朝鮮,家父也不敢要。兩萬多卷的書集,我小小的朝鮮可儲存不起。”又道:“叔父之意,可是今次要賞賜朝鮮《鑒文大典》的部分?”

“確實如此。”允熥道:“叔父打算再印刷五百卷,作為回賜朝鮮之物。這五百卷你與元正可以任意挑選哪五百卷。下午你們即可去保存《鑒文大典》的史館查看目錄,告訴史館的官員,他們就會印刷出來。”

“多謝叔父。”朱褆說了一句,正要再說什麼,忽然聽身旁傳來朱裪非常激動的聲音:“多謝陛下回賜!”而且聲音響亮,表情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