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1 / 2)

“夫君,垠兒雖然今年才十四歲,但天資聰慧,明年十五歲加冠後也可學習做事了。”熙瑤又道。

“十五歲也太小了,還是等到十六歲之後再說。”允熥想想,拒絕了熙瑤的建議。這個時候的十五歲才相當於後世的十四歲,甚至不到十四歲,還屬於兒童範疇,讓這個年歲的小孩就和大人似的辦差他於心不忍。就算此時的民間,也至少十六歲才算一個勞力,可以納糧當差。

“十五歲,夫君說的是,十六歲以後再說。”熙瑤頓了頓,說道。

“熙瑤,夫君明白你的意思,隻是夫君確實覺得十五歲太小了。等他到了合適的年歲,夫君一定會讓他出宮曆練幾年,之後分封到中原以外之土。”允熥看著熙瑤的眼睛,說道。熙瑤之所以提出讓文垠早早出來曆練,是存了讓他早幾年就封之意。畢竟合乎自己心意的皇太子是文垠,即使自己已經幾次同她說放棄更易太子的打算,但熙瑤對此仍然十分擔心,為了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她寧願讓二兒子早一日遠離自己,就封藩國。

“妾,道理妾也明白,可仍然擔心。”熙瑤低頭說道。

“你不必擔心。既然夫君答應了,就一定不會改變心思。”允熥又道。

“是,妾知曉了。”熙瑤答應一聲。

這時時候已經不早,允熥也有些困了,打了個哈欠。熙瑤馬上起身,命宮女扶起允熥。允熥當然不會讓宮女攙扶,這實在太丟人,況且又不是喝醉了,自己站起來,和熙瑤一起返回寢殿。

允熥很快就睡熟了。熙瑤輕輕招呼了丈夫幾聲,從床上起來去小解,同時聽自己最信任的女官待書說了一句:“今日下午官家並無特殊之事,應當是沒有更易太子的想法。”

“好。囑咐他繼續盯著。吾對他定有賞賜。”熙瑤也輕聲說了一句,小解完後回到床上。她躺在床上,看著丈夫熟睡的麵孔,熙瑤用極輕、就連自己都聽不到的聲音說道:“夫君,你不要怨臣妾,臣妾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兩個兒子。況且臣妾的做法對夫君也並無壞處。”

……

……

之後兩日朝野內外都波瀾不驚。天兵在印度大獲全勝之事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城,文官們雖然不敢雞蛋裏挑骨頭,但對於武將立下的赫赫戰功也毫無吹捧的興趣,自然不會多說;武將們雖然都十分高興,但少了文官的配合,聲勢就小了不少,更何況武將做事比文官的忌諱更多,即使心有不甘,也無法可想。

練子寧、李景隆等人經過商議,將征伐蒙古所需的軍械數目定下來,又商議了采購這些東西所需的錢財,送給允熥過目。允熥瞧了一眼就覺得比實際需要的錢財要多了些。不過價格上漲未必像自己想的一樣,多準備些預算也沒什麼不好,在上麵寫了一個‘準’字,批準了這份奏折。戶部與五軍都督府馬上大肆操辦起來。城內的火藥價錢大漲,鐵匠兜裏的錢也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