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了?”熙瑤將允熥迎進坤寧宮正殿,也不多話,和他並排坐在東側的椅子上,看向坐在西側的敏兒,出言道:“敏兒,今日已是二月十五,昨夜娘也問過你爹了,你沒和他說起過夫婿人選,也沒與我說起過,看來你是沒有看得上的人了。”
敏兒聽到母親的話,低頭不語。熙瑤頓了頓,見她不說話,又道:“娘選了三個人,其中一人是平安的長孫平禳,比你小兩歲,你也見過,娘就不多說了。另外二人中,一人是陝西都指揮使的幼子,一人是正二品致仕的趙羾之孫。”她隨即將這兩個人的情況都說了一遍。
大概說了說這二人的家室、人品,熙瑤又道:“這三人,是為娘這一個多月來精挑細選出來,身份地位合適,人品也不錯。你從這三人中挑選一人作為你未來的夫婿。”她又從一旁侍奉的親信女官手裏接過三幅油畫放在桌上。“這是他們三人的長相繪畫,都是在他們不知情的情形下畫的。”
敏兒默默的將三幅畫接過來,看了幾眼。熙瑤又道:“娘給你一天的考慮時間,明日午時正告訴娘。”
她又說道:“娘也不是強迫你必須要娘看中的人選,可讓你自己挑選,又挑不出來,為娘隻能自己挑人了。”
“女兒知道了。”敏兒輕聲答應道。
這個過程中允熥一直沒有說話。女兒被迫選一個完全不熟悉,甚至沒有見過麵的人做丈夫當然不好,但熙瑤這也是沒有辦法了,敏兒自己挑不出來,又不能再拖下去,她隻能替女兒挑女婿人選。而且她挑的這三個人確實都是不錯的人選,都是因為種種緣故才剩下來沒有早早定親,能撿到三個漏已是運氣極好了。若運氣差一點兒,一個年歲差不多的才俊都沒剩下,敏兒要麼嫁給鰥夫,要麼隻能嫁給年紀小五六歲的人。嫁給鰥夫允熥不樂意;嫁給年紀小五六歲的人,諒那一家不敢不答應,但心裏不樂意敏兒將來未必過得好。
“敏兒,若是這一日你又有了自己的人選,父親與你娘也都會答應。”不過雖然允熥不反對妻子的做法,但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這樣說了一句。
“女兒知道了。”敏兒的語氣比剛才輕鬆了些,但仍然情緒不高。
見女兒沒有多說,熙瑤也鬆了口氣。敏兒是她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允熥的第一個孩子,又是嫡女,從小受盡寵愛,又被允熥帶的完全不是閨閣女子的樣兒,即使她是親娘,也不敢保證說的話敏兒一定聽。這時時候也不早了,熙瑤吩咐傳膳,又命人將文珞叫回來。不過沒有叫文圻和文垠。他們兩個正在講武堂讀書,每日晚上才回宮。
雖然敏兒沒有多說什麼,熙瑤也神色如常,可一家人用膳時餐桌上的氣氛仍然不大好,文珞敏銳察覺到這一點,平時話最多的她幾乎一句話都不說,隻顧著悶頭吃飯。允熥想緩和一下氣氛,笑著說道:“適才我正要從乾清宮回來,文垣的奏折送了過來。文垣這次在蘇州的差事辦得不錯,當初在砸毀工場時打死人的工匠都被抓了起來,待蘇州警察暑呈報;又按照一個‘公道’價格估算了開設工場之人的損失,讓行會賠付。”
“那些開設工場之人平素做的不合《大明律》之事也都被蘇州警察署查了出來,抓了幾個人,按照《大明律》處置;又罰了他們些錢,用作賑濟蘇州府貧苦之人的錢糧。”
“文垣勸說那些生活無著的工匠開工場或者做機工,又提出設立機工工會以防他們被開設工場之人報複,工匠們也都紛紛響應。”
“好,文垣真是長大了,能辦差了。”熙瑤笑著說道。聽到兒子差事辦得好,她比聽到什麼都高興。
“也未必是二哥的本事大吧,”文珞道:“二哥是太子,他說什麼話,大家都是信的,這才能將差事辦好;若二哥不是以太子身份去辦差,未必能辦的這樣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