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異鄉農民(1 / 2)

年輕人麵帶微笑,不時回頭看看呂恪。他們一直走到村外,綠油油的麥田染遍天際。田裏勞作的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看著呂恪走進他們當中。

年輕人嘴裏吐出一串語言,指了指道邊的一片地方,手勢基本劃出一個範圍。呂恪明白他這是在給自己分配工作,不停的點著頭。

“呂恪。”呂恪再次嚐試向年輕人介紹自己的名字。

“呂恪。”年輕人複述了一遍,“易笙。”然後學著呂恪的樣子,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呂恪興奮異常。明顯這個叫易笙的年輕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也不再奢求什麼,拿起鋤頭走進麥田,學著旁邊人的樣子除草,鬆土,做著他從來沒想過的工作。

接下來的時間裏,呂恪就跟這片麥田上的人一起生活勞作,人們也慢慢接受了他。工作之餘,呂恪拚命的學習這裏的語言。長者也同意讓他與村裏的小孩一起接受簡單教育,學一些簡單的常識知識,過程是艱難的,不過努力總有回報,他掌握的詞語越來越多,漸漸可以與這裏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這裏的很多詞語,呂恪也不知道對不對,幹脆就按照地球上的語法和意義逐一定義,反正他能理解,這裏的人能理解就行了。更細致的翻譯,就讓後人來梳理吧。他是這麼想的,雖然他心裏清楚,自己可能是最後一個地球人,而那些所謂的語言、意義都會隨著他的死亡而消逝。他心中總抱著一絲幻想,如果自己真的還活著,那這個世界的其他角落,一定還有別的地球人活著。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準就在其中。

他慢慢了解到,這個村子叫蒂諾,像這種名字,他也找不到什麼可以對照的漢語,幹脆直接就用音譯的。這個國家名叫沐恩,位於這個世界的北方奧蘭希平原上,是一個單民族的國家,這裏的人都有共同的信仰——月神,他們稱自己為沐恩人。他們覺得自己都是在月神庇護下的人,月神會賜予他們一切。呂恪對這個倒是不太讚同,畢竟對於他們的麥田來說,太陽的作用要遠遠高於月亮。而且,無神論在他的心中還是占據著主導位置。諾貝恩王室是這個國家的統治者,現在的國王已經是第三世。

與地球不同,這個世界的月亮永遠是圓的,沒有盈虧,除非陰雲密布,月光總會籠罩在這片大地上。這裏的曆法也很獨特,因為沒有月亮盈虧做參照,這裏沒有月份的區別,隻有年。這裏的氣候大約400天為一個周期,人們以此劃分年限,記日的方法就是年份加上日期。呂恪醒來的那天是奧蘭希曆597年第133天。而每一天,被平均分成20份,呂恪直接把他們計時的方法轉換成阿拉伯數字,用小時代替。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就到了收獲的季節。秋天的雨跟夏天不同,基本上一場秋雨過後,沒收割的麥子就會被凍傷,產量也會大大縮減。

“易笙,這麼多的麥子,全收割完至少要一個月吧。”呂恪向自己的“導師”詢問道。

易笙是一個憨憨的莊稼人,從不偷懶耍滑。他下巴很寬,讓他的臉整個成為一個大方塊,濃重的眉毛、渾濁的眼球、厚厚的嘴唇無一不透露著農民的淳樸。“不會。國王會派下軍隊幫助我們。”回答的時候,易笙頭也不抬,手中的工作也不曾停止。

“哈,真是一位……多好的君主啊。”呂恪想說這是一位賢明的君主,可惜他還沒學會這個詞。

“當然!不止收獲,春天播種的時候,國王的士兵也會被派來幫忙。這個村子的人太少了。”

呂恪點了點頭,對這個國家的政策表示讚歎。

“我們隻是看護一下,順便盡可能的做一些料理。”

確實。現在的麥田金燦燦的,沉甸甸的麥穗幾乎垂到地上,這都是村裏人辛勤半年的成果。不過細看的話,這片麥田也有很多區別。越遠的地方,麥子越低矮。畢竟村子裏的人不可能全部照看好這片龐大的土地。

“可是這麼多麥子要怎麼儲存。我看村子裏也沒有太多的糧倉?”

“我們隻留下足夠過冬的糧食。其他的都要運到國都,再從國都發到其他地方。”說這話的時候,易笙還是低頭工作。

呂恪很震驚,剝削無處不在,即使是在擁有這麼淳樸民風的蒂諾村。在這生活的半年裏,呂恪沒見過一個士兵或是官員。他幾乎懷疑這是個世外桃源,與世無爭。村裏人自給自足,不需要與外界有任何聯係。

“沒有任何回報?”

易笙依然沒有抬頭,“這片土地都是諾貝恩陛下開墾的,他分給我們,讓我們耕種。”他的聲音很自然,絲毫沒有被壓迫的反抗情感摻雜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