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輪流住兒子家養老(5)——一心疼孫輩“兒種”,回報一言難盡。(1 / 2)

公公生前嘴上不經意間就會說些重男輕女的話。比如他之前和婆婆住鄉下,2010年暑假查出婆婆患癌症,我們三家人趕快回鄉下老家商量對策(四弟一家太遠沒回來)。公公還叫二哥二嫂提前兩天回去幫他收割高粱。等幾個兒子媳婦孫娃到齊以後,公公平時很難得看到後輩聚得那麼齊,現在看到一堆人齊刷刷在他麵前,不由得心花怒放,開口就感歎:“還是生兒好,一喊就到齊了“。我們在一邊聽了心想,這句話豈不是得罪他的大媳婦。因為他大媳婦隻生一個女。當時二嫂和四弟媳都超生了兒,我們家也有一個獨生子。

公公的孫輩有四個孫女,三個孫子。他親自撫養的大孫子就是二哥1996年超生,被罰款七千多那個兒。這個大孫兒當年也是他孫輩中第一個“兒種“,公公對他的珍愛不亞於當初對大兒子的珍愛。他和婆婆把大孫兒從2歲帶到14歲,直到婆婆患癌,大孫兒才被二哥二嫂接走。相對來說,大孫兒小時候和他感情深一些。但這個大孫兒性格更內向,脾氣也倔強,他後來上學後因為愛看電視被公公焦慮影響學習,他小時感冒發燒,讀書後眼睛近視配眼鏡,治療鼻炎,等等都讓公公操心。他也曾莫名其妙鬧絕食把公公氣得哭。

而且大孫兒開初還和爺爺關係好,後來和父母生活慢慢長大,子女天然和父母感情更深,他漸漸也對爺爺感情淡漠了,下次公公再和二嫂吵架,他也不自覺站在二嫂這邊。公公滿心以為他養大了兩個同盟軍,最後發現還是隻剩他一人。

而且這個侄兒懂事太遲,平時內向也不善表達。我們自認對他幫助較多,當初他沒轉戶口,轉學到成都這邊來讀初中是我先生幫他跑路聯係學校。我也帶他到我家玩,給他買過衣服。平時寒暑假我們自駕遊經常帶上他一路玩。他初升高,我們想辦法讓他不出高價留在本地,不回老家讀書。他到縣城中學高考也吃住我家,我那兩天上班,中午還特意從20多裏地方乘車回家給他做飯。他的高考誌願也是我們請好友吃飯幫他參謀籌劃……

但平時我們去他們家做客,他知道有客人來了,也躲在自己寢室裏不肯出來見麵。被大人叫出來也訥訥在一邊幹坐著,不會主動說話聊天。要是被多心的人看了還以為他架子大,他就是這麼不善言辭,不懂禮節,最近一兩年稍微好點。

他前兩年大專畢業後,換了數次工作不如意,最近剛找了一個工作。他除了上班,平時在家比較懶,節假日早上睡懶覺,晚上打遊戲很晚不睡。也不幫忙買菜做飯,洗衣拖地。所有家務活都不幹,包括自己的衣服都扔給父母洗。他的優點是不惹事生非,為人老老實實沒大的壞毛病,也比他姐姐節約。

他和爺爺的感情也越來越淡,然而公公一如既往心疼孫子。婆婆去世後前一年多,公公是一直在二嫂家養老。盡管其餘弟兄已經給了撫養費給二嫂,公公仍要私下補貼二嫂家。他過後告訴我他那一年多時間裏補貼了六千塊錢,主要用在大孫兒身上。不要忘記公公是會計出身,他對錢的數目很敏感,也記得牢。具體包括他平時主動貼錢買肉買菜,有時大孫兒周末回來,他每次給一百塊錢零花錢。有一次大孫兒去附近醫院做鼻炎激光手術,他搶著給1500元手術費。

所有這些錢都是公公打著要生活費名義從代管工資的大哥那裏爭取過來,自己再節約著省出來的。同時還要兼顧補貼四弟一家。

後來公公輪流住兒子家,也不忘心疼孫子。前年大孫子要跑江蘇找工作,他立馬補貼500元錢路費給大孫子。平時繼續空焦心擔憂大孫子眼睛近視厲害,打遊戲太晚,找的工作不如意,什麼時候可以找到孫媳婦。他不知道他心疼一輩子的大孫子的心,離他越來越遠了。

有一次,他和這個心目中的同盟軍聊天,又提起二嫂對他不好,不如我們家對他好。他聊天隻是為了得到“同盟軍“的共鳴,甚至同仇敵愾幫他評論一下二嫂的不對。可他忘記了沒有幾個子女願意批評父母來換取爺爺奶奶開心,更沒幾個年輕人願意有耐心聽老年人囉嗦。所以他的大孫子不但沒有安慰勸解他,反而隻說了一句:“那你就住三爸那裏嘛。”意思是你說哪個對你好,你就住他家得了。公公沒有得到同情,失望極了,從此再不在大孫兒麵前訴苦。他過後在我麵前憤怒地說,我憑啥要隻住一家呢?就該轉輪子住。不然我以前養他們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