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有個最小的妹妹(我們稱小保)今年75歲,比公公小12歲,比大保小21歲。小保從小也受到前麵哥哥姐姐的照顧。小保初中畢業回鄉下,當年文化水平在農村中也算高的,她那時追求上進,積極參加農村各種基層活動。我公公說她年輕時曾先後有幾次機會被外麵單位來函抽調出去,都被公社幹部擋下來,換成其他親戚朋友的名字。後來小保嫁了一個複員退伍軍人,小學二年級文化程度,生了三個女一個兒子。
以前生活很困難的年頭,公公自己養四個娃娃負擔都重,也曾悄悄給過他們糧食救急,有時碰到妹妹會給小保塞點零花錢補貼。當然對小保幫助最大的是大保,大保比小保大21歲,姐妹情深超過大保和公公感情,大保就像母親一樣對小保。小保每個子女讀小學期間都陸續轉學到大保那裏,由大保供養她每個子女從小學讀到初中再送回老家,他們成績不大好,初中畢業都沒有繼續讀書。大保撫養小保第三個女兒繼續到讀中學時,戶口政策一度卡得很死,外地戶口不能在當地讀書,大保想把小保第三個女的戶口上在她家,從戶口上當抱養一個女兒來處理,可以留下繼續讀書。誰知小保的三女兒不願意,覺得這樣背叛她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狗窩,又回老家讀初中。後來她結婚成家後生活困難,大保又邀請小保三女兩口子到自貢找工作。雖然大保抱養過大伯一個兒子,養過公公兒複讀一年,但她撫養小保子女最多最久。因為大保對小保子女都有養育之恩,小保的子女們對大保感情最深。
尤其小保三女兩口子後來在大保所在城市賣燃具謀生,在那裏又呆了20多年,她們更和大保感情深。此事還引發大保抱養兒子高度警惕,懷疑小保三女和大保關係好是想套近乎,以後來分大保的遺產。小保的幾個女兒結婚辦的陪嫁都是大保親自操辦,無償讚助。這是大保其他弟兄姊妹的娃娃都沒享受過的待遇。包括小保的女兒們後來生娃,娶媳婦等,大保都趕厚禮支援。舉個例子,我婆婆2012年去世,大保麵對這個最親的同輩份三兄弟媳婦去世,趕禮400元。當年上一個月小保的大女娶媳婦,算大保的侄外孫媳婦進門,與大保隔了兩輩,大保趕禮600元。我們私下感覺大保有點厚此薄彼,不過這些也是小事。
小保對所有哥哥姐姐態度都好,我公公生前除了愛跟大保打電話,就愛跟小保打電話。公公跟其他姊妹沒啥話說的,大伯是文盲農民又沉默寡言,和公公聊不到一起。幺幺是他四弟,很早入贅到大保所在城市一個菜農寡婦家,老了住養老院,和公公也沒啥聯係。小老子是他小兄弟,也是他隔世仇人,兩人雖然在農村是鄰居,房子挨房子,卻幾十年沒有說話。所以公公和大保小保關係最好。三個人到老來每個月都要相互通話一兩次,寒暄聊天。我們也經常幫著公公接電話,電話裏麵大保聲音總是柔柔的,小保聲音很爽朗。公公每年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小保家住幾天。小保也像對貴客一樣精心照顧公公。公公遺憾的是到大保家不方便,隔幾百公裏比較遠。幸好小保家和公公老家隻隔十多裏,而且就在公路旁邊,交通還算便利。
有一年冬天,公公在小保那裏耍,感冒加重,氣喘,上氣不接下氣,公公打電話給大哥說想住院。上班的人都清楚,要請假,收拾行李,送病人住院出院跑手續等等也麻煩,而且公公冬季病情嚴重些,在老家每次住院也隻能麻煩大哥。大哥不想麻煩,說了一句“:你又想住院了啊?”又把公公氣壞了,結果他一生氣就不住院,在小保無微不至照顧下,過幾天病情減輕了。公公過後反複向我述說大兒說他又想住院,好像怪他住院住起耍,他說惱火了嗎才想住嘛,認為大哥不理解他。同時,公公對小保讚不絕口,說小保對他這個三哥哥很好。然而我公公因為感情用事,也和小保家庭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