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感情用事,心地善良(6)——他報大保恩,小老子報他仇,(1 / 2)

小老子是公公最小的弟弟,他比大保小21歲,比公公小12歲,比小保還小兩歲,他從小就被所有哥哥姐姐嗬護,被過度嗬護的幺兒一般都習慣被人關心,而不會主動關心別人。

當年公公因為家窮,在大保支援下才完成初中學業參加工作。大保的恩情被他念了一輩子沒念夠,他報恩一輩子沒有報夠。

小老子考上初中時也因為家窮,交不上學費和住校費及生活費,麵臨失學。而且小老子當年麵臨的處境比公公麵臨的困境還慘。因為他已經沒有父母可以依靠,類似孤兒了。小老子讀小學後期和初中三年,正好趕上1958年公社食堂化時期,和後來“三年困難時期“,即中國從 1959年至1961年期間,由於***運動以及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全國都在經曆糧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機。當時全國人民都在餓肚子,公公的父母因為身體瘦弱扛不住饑餓,引發並發症,於1958年底就雙雙去世,去世時才60多歲。讓我公公歎息了一輩子說他父母早早餓死可憐,沒有享到福。

現在小老子讀書需要花錢,他的幾個農村哥哥顯然指望不上。他的三哥就是我公公,還沒等小老子開口,趕快站出來幫忙。他當時已參加工作幾年,結婚幾年還沒娃娃,每個月不多的工資也精打細算小心存著。公公主動說他要供養小老子三年初中住宿費和學費。就像大保當年供他讀三年初中一樣,他也要效仿大保,把這個弟兄姊妹互助的傳統繼續下去。

供小老子三年讀書學費和住宿費、生活費相對當時人們收入來說,並不是個小數字。而且當時還處在三年困難時期,經濟條件尤為緊張。公公一口就主動承擔這個責任,不要其他姊妹分攤一絲一毫,也不跟婆婆提前商量。可見他是一個多麼善良的人,而婆婆也很善良,沒有提出反對說要求其他姊妹分攤的話。這時大保也沒有說她要分攤費用。可能她覺得就像擊鼓傳花,她已經供養了一個兄弟讀書,她供出的那個兄弟站出來供下一個兄弟讀書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姊妹兄弟互助的傳統就這樣繼續下去,但感恩的心理卻沒有傳下去。小老子心安理得接受公公的大力援助,他還沒有開口就把難題解決了,可見這並不是一個難題。他初中畢業回來,因為文化水平比普通農民高,先擔任隊上記工分的記賬員,後來又長期擔任生產隊長。他也曾有幾次機會調走,都被公社書記卡下來,理由是他走了,他們隊上就沒有文化人了。他就在農村生活,結婚,生了三個兒子,八十年代初又修了新房,新房剛好挨著公公先於1983年修好的修房。按公公的理論推斷,公公是他的恩人,他正好和恩人挨著,報恩應該比較方便,結果成了報仇比較方便。

首先這個小老子就像被慣壞的獨生子女,認為所有哥哥姐姐的幫助都是應該的,不認為他有一絲一毫回報的義務和必要。其次他也在農村生活,收入低,目光短淺眼界窄,也沒能力報恩。但報仇可以換取眼前利益,值得嚐試。

由於他們夫婦對哥哥姐姐不記情,造成哥哥姐姐後來和他們關係冷淡。關係最冷淡的還是公公和他,兩家平時完全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的相處模式。

我記得90年代第一次去公公鄉下老家,就看到隔壁一個和他形象接近的小老頭走到公公這邊屋前一口井挑水回家,來去保持緘默,就像啞巴。公公家人看到他也不招呼,也不給我介紹這是誰。平時就是遇到普通地鄰,他們也要打招呼寒暄幾句的,可是為啥和鄰居不交談呢?我過後疑惑問我先生,居然這個鄰居是公公親兄弟。我還在想我公公他們太奇怪了,怎麼會和親兄弟成仇人。

後來才知道,和哥哥姐姐搞不好關係,小老子要負主要責任。當然公公和他相處也有感情用事的時候。

小老子自從父母去世後,從小到大讀書結婚幾乎是哥哥姐姐幫襯長大,但他心裏不懷感恩之心。他娶的老婆也是自私自利,剛剛結婚過來三天就和還沒出嫁的小保吵架。小保雖然比小老子大兩歲,但比小老子遲結婚,她作為姐姐還在幫小老子籌辦婚事上出了大力,花了自己體己錢。小老子的老婆結婚過來,覺得自己才是家裏女主人,立刻覺得小保在家裏礙著她的眼睛。三天兩頭吵架要小保早點嫁出去,把小保氣得不行。大保對他們家也多有援助,他們對大保也不熱情,大保回老家從來不去他們家住,隻是把禮物帶到。至於公公供養過小老子讀書三年,恐怕早就忘記完了。小老子後來在生活中對公公沒有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一絲感恩的行為。公公對比自己對大保的感恩心理,內心有些不平衡。

小老子以前長期擔任生產隊長,權利很大。當時婆婆一個人在家幹活,還要帶四個孩子。公公常年在外麵上班,一個月才回來一兩天。公公的父母又早死不能幫忙。婆婆幹活很亡命,做工分的年代她是滿工分,曾經累倒過在田裏。遇到生產隊上分糧食需要擔抬回家時,別人家夫妻搭力幹活,我婆婆隻能一個人慢慢分幾趟擔回家。而且社員多,分糧食需要排隊。小老子從來沒有考慮過三嫂情況就像孤兒寡母,男人不在家,女人當壯勞力,家裏娃娃多沒有老人幫忙照看,應該稍微照顧一下三嫂,讓她早點分糧食,早點回去照看娃娃。小老子總是做出鐵麵無私的樣子,從沒有稍微照顧一下我婆婆。有一次,等我婆婆晚上很遲才輪到分糧食,再把糧食運回家時,四個孩子早就在屋簷下的地上橫七豎八睡了一地,是和那些雞鴨一起睡在地上的。因為怕家裏丟東西,婆婆走時鎖了門,他們沒鑰匙也無法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