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公公與我家相處的日子(6)——我們工作幾年後舉行婚禮了(1 / 2)

1996年,我們搬入一排舊教室改成的假套間房。學校那時已修了新教學樓,就把廢棄平房教室的每間屋子隔成兩戶。把每戶那半截教室隔成兩間屋子,半截教室前麵圈一塊院壩,院壩前麵蓋個統一有房頂和圍牆的走廊,這個假套間就做好了。那排教室被改成十幾戶,我們搬入第8號,搬之前給學校交了1000元保證金,還自費花1500元對房屋進行改造。

當時我們請師傅把最外麵走廊缺少的一麵牆砌起來,加了門窗,形成一個新臥室。

再請師傅在院壩的一側新蓋了廚房和洗澡間,壘了灶台、操作台和水池。

在院壩的另一側砌了花台,填了土種了花。

那一半教室又隔出的外麵一半作為客廳,裏麵一半作為主臥,還在兩間屋子之間牆上鑿洞安窗戶透光透氣。

在客廳與廚房之間靠牆壁的院壩還有個小空間,又裝修成下麵放洗衣機,上麵幾層放雜物的水泥台子。

以上一切裝修花的1500元雖然相對我們收入也算巨款,但已是省得不能再省。請我木匠舅舅做的門窗買的水泥是優惠價,請我媽兩個教過的學生來幹活,工錢也是最優惠價。蓋洗澡間和廚房需要一根橫梁,是請我農村家爺爺砍倒一棵樹後,我先生走路把樹扛到學校來的。幸好路途不遠也就3公裏。

當然我們的裝修在當時那排人家中是最豪華的,因為我們以為要住很久,先把基礎打好。結果隻住了三年就搬家了,那排教室後來被拆了,我們裝修花的1500元全部白費,相當於我們每年出500元的租金。

最後是新購置沙發、床、桌椅板凳、洗衣機和窗簾等。在搬入新房前一年多,我們早已買了21英寸熊貓牌電視。當時我們月工資兩百多,這個彩電買成2700元。真的是太貴了,相當於我們每人10個月工資。現在我們每人每月工資可以買四五個21英寸彩電。

等一切辦妥後,我們決定辦結婚酒席,時間定於1996年正月初八,此時距離我們畢業已算第四個年頭。我們也正被老家人傳為笑柄,譏笑我們沒生的。(當然這些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他們隻知道我們工作幾年,每年回老家去都沒有1+1=3,他們怎麼知道我們在為起碼的生存條件做改善,哪裏還有能力養孩子?當然我老家二哥四弟結婚都是得到公公物質上大力支持,加上他們處在農村隨遇而安,不需要買房隻買點家具,都早婚早育。而且公公本身工資低,扶持了其他經濟更困難的子女,對我們就愛莫能助,他一生中對我家的支持是在我結婚時趕禮500元,我生娃時趕禮500元。其他就沒有了。我父母倒也在生活上出錢出力支持我們,但當時他們工資也不高,另外傳統觀念也讓他們不會像公公支援兒子一樣在大事上無償援助我們,因為每個父母都認為兒子媳婦是自家人,女兒女婿是嚴格意義的外人。我們後來買房都是找我父母無息借錢。

舉辦婚宴時間定在1996年正月初八。我們在過年前做好了準備工作,通知老家親人和這邊親朋好友發請帖,布置房間,買結婚用品及衣服,一切都萬事俱備。老家怎麼來人是個大問題。當時的交通難,通訊更難。我們百姓家裏都沒座機,更沒有能力買手機,那時的手機叫大哥大,比板磚還重,一萬多元一部。這件大事隻能寫信通知老家,也不能準確告知我們地址的方位。此前老家隻有婆婆有一年寒假開學前跟著我們一起到我們鄉下來耍過,其他親人都沒有來過我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