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修建書院(2 / 2)

蔡大人捋著胡須,麵帶微笑,鄭重點了點頭,說道:“不瞞蕭公子,其實老夫也有此意,最近老夫為探查民情,和當地百姓交談很多,發現當地百姓純良質樸,隻是沒有開蒙讀書,並非是智商不足。”

蕭白楊笑道:“蔡大人一心為民,是瓊州百姓之福,如若書院得以建立,講學明道,當地百姓得以教化,出上一些優秀的讀書人,更或是可以參加科考,出一批像蔡大人一般的清正官員,當地自然可以快速發展,蔡大人也定會成為後世美談。”

蔡大人擺擺手笑道:“美談與否老夫並不在意,但如果當地可以借此得到更好的發展,實乃一件幸事!”

接著,他像是想到了什麼,捋著胡須歎息道:“隻是,老夫一生為官清廉,如果不是當初在官場不願同流合汙,也不會被人構陷,被貶至此地。”

蔡大人為官的確很是清廉,日子過得很是拮據,身上衣物除了那件官袍,就常年穿著一件半舊泛白的青色長衫。

他歎了歎,又說道:“而且,蕭公子你也見到了,當地居民多是靠著打漁為生,海上生計艱難,最多也就是到吃飽飯的程度,多餘的銀錢當地百姓也拿不出來,老夫空有建立書院的想法,卻……一時半會兒真的無力實施啊,唉!”

蕭白楊看著蔡大人身上那件半舊青衫,以及府上粗陋的設施,知他為難之處,想了想,說道:“蔡大人,您先不用憂心,或許蕭某可以回去問問我家小姐。”

當初在海上救童男童女時,蔡大人曾聽楊碧蘿親口說她是路過此地的富商,而且他見楊碧蘿打敗海上妖怪後,對當地的災後重建出了很大的力,因此他知道楊碧蘿不隻家底殷實,肯定也是個願意為當地建設出力的熱心人。

現下,他聽到蕭白楊說他願意回去問楊碧蘿籌款的事,心中大喜,道:“如此,下官替當地百姓多謝蕭公子了!”

蕭白楊微微一笑,伸手示意蔡大人繼續下完剩下的半盤殘棋。

蔡大人“哦”了一聲,輕撫胡須,哈哈笑道:“繼續,我們繼續。”

說著他落下了一直拿在手中的黑子,蕭白楊很快落好白字。

本來蔡大人的習慣,每落一子都要斟酌很久,但今日他剩下的棋局下得飛快,好像心急火燎得要做什麼重要事情一般。

不多時,他因為隨意落子,輸的很是慘烈,蕭白楊看著棋麵,哈哈大笑道:“蔡大人不必心急,蕭某這就回去問我家小姐。”

蔡大人像被看穿心思,有一瞬的尷尬,隨即起身抱拳一禮,哈哈笑道:“如此老夫就不多留蕭老弟了,哈哈哈!”

蕭白楊笑著起身還了一禮,說道:“那蕭某今日暫且告辭,有消息蕭某會盡快告訴蔡大人的。”

蔡大人一路將蕭白楊送出府,才開心地回府。

蕭白楊徑直回到小院,看到廳裏一邊愜意吃著水果,一邊聽樂曲彈奏的楊碧蘿。

楊碧蘿見蕭白楊回來了,並且今天他滿麵都是喜色,好像遇到什麼好事似的,好奇問道:“蕭公子今天這麼開心,是遇到什麼好事了嗎?說與本王,讓本王也高興高興。”

蕭白楊撩袍坐在下首位置上,對楊碧蘿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喜事,隻是今日與蔡大人突發奇想,如果在當地建個書院,講學明道,教化人民,為當地出些讀書人,定能更好的促進當地的發展。”

楊碧蘿坐直身子,以手支頤,饒有興味說道:“這是好事啊,如果再能參加科舉,當地出一些舉人進士,定能更快的促進當地發展。”

蕭白楊用剛才小妖拿上來的幹淨手巾仔細擦拭過雙手,習慣性拿起盤中荔枝剝起來,剝好的都放到一個小碗中,聽著楊碧蘿的回答,喜道:“女王殿下睿智,蕭某和蔡大人也有此意。”

楊碧蘿說道:“如此這件事就可以操辦起來了,反正瓊州這個地方冬天也不上凍,現在就可以開始修建書院了。”

蕭白楊一邊剝荔枝,一邊徐徐說著:“隻是那蔡大人為官清廉,實在沒有修建的銀錢,當地百姓也都不富裕,很難籌到款。”

楊碧蘿大方一笑,道:“我以為何事,原來是錢款上犯難,這有何難?修建書院錢款上的事蕭公子不用費心,你隻管去做就好了,錢款的事咱們樂天山出了,人手不夠也可以讓老狐帶著阿虎他們一起參與,這是造福於民,影響當地千秋萬代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