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8談通商各部心思,為汗位各施手段(1 / 2)

第八章:談通商各部心思,為汗位各施手段

四月初七,陳忠一行人,終於來到韃靼的王帳。

李東陽送上國書,然後就休息去了。

烏顏爾看過了國書之後,便召集文武官員來商議。

“諸位,大明國使已經來了,國書上也寫明了來意,本汗召集大家來此,就是商議一下,我們應該怎麼回複。”烏顏爾道。

國書上隻寫了幾個條件,第一,韃靼兩年內不準侵犯大明,包括打草穀,作為交換,大明開通商榷,並且降低關稅。第二,韃靼每年要向大明貢獻戰馬一萬匹,作為交換,大明可以出兵瓦剌,牽製瓦剌,幫助韃靼吞並。

至於其他的就是不痛不癢的東西了。

韃靼首席軍師吳尚開口道“:大汗請看,這第一條,表現的意思,就是大明朝可能有內部問題需要解決,或者有什麼大事,不想被人打擾,所以,我們可以適當的強勢一點,而且,第二點,戰馬我們最好是不要給,明朝人就是缺馬,才拿我們沒辦法,別看隻是一萬戰馬,但是南人有很多高技術的馬夫,可以讓戰馬與其他的馬交配,然後產出略次一點,卻是大量的戰馬,所以,此舉需要謹慎。

還有,出兵瓦剌,說是牽製,卻是希望我韃靼和瓦剌鬧翻,再次證明大明朝內部的問題。”

“軍師說的有理。”烏顏爾道“:諸位以為如何。”

“還商量什麼,直接把人抓了,大汗隻需要給我三萬人馬,我一定攻下大同,不像某些人,哼!”一員虎將站了出來道。

“阿史那果然是我韃靼第一勇士,勇氣可嘉。”烏顏爾道“:可奴兒以為如何了?”

剛才阿史那明顯的嘲諷,可奴兒一點也不介意,他要是沒有一點城府,早就被弄死了。

“末將認為,不需要通商和談,就讓阿史那大將軍率領三萬大軍去大同吧,大同現在的兵力空虛,隻有二十萬大軍加一萬騎兵,想必以阿史那大將軍的能力,一定能一戰而下。”但是可奴兒也不是吃素的。

“嘶~”烏顏爾倒抽一口氣“:征南元帥所言當真?”

“不敢欺瞞大汗。”可奴兒道。

“看來這是明軍在為這次和談作勢。”吳尚道。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答複?”烏顏爾問道。

吳尚附耳道“:這兩條不妨全部答應下來,明軍需要調整,我韃靼怎麼又不是呢?整頓之後,就需要有一場勝利來安撫和穩定人心,這時候,聯合明軍,攻擊瓦剌,正是很好的一步棋。”

烏顏爾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就同意了條件吧。”

“大汗且慢”可奴兒道“:在下認為,大同之戰,尚在不遠,此時如果同意停戰,就會讓人覺得是我們怕了他們明軍,臣以為,應該給與明軍一點顏色,這樣,就說明我們不是懼怕他明國。”

“征南元帥說的有理。”鎮西元帥完顏崆道。

很顯然,烏瑟爾一方的人,很不希望看見停戰,因為如果這樣的話,烏顏爾就有時間來解決內亂,而烏瑟爾現在在軍方,隻有征南,鎮西兩位元帥支持,總兵力不過十餘萬。烏顏爾卻是有征東元帥烏古達,安北元帥思穀浮,加上大將軍阿史那,還有汗王親軍,人馬近三十萬,這戰鬥根本不是一個級別上的。

再加上,文官係統雖然在韃靼的位置不重要,但是卻也不是沒有,韃靼作為一統北方草原東部的國家,文官卻是必須的。但是很不巧,烏瑟爾在文官係統上的實力也是遠遠不如烏顏爾。

而現在的瓦剌,卻是分成了三個大部落,彼此征戰不休,怎麼可能是韃靼的對手,但是韃靼卻也怕打瓦剌的時候,明軍插上一腳,所以一直不敢動手。

吳尚對著烏顏爾輕聲道:“大同既然派了重兵把手,就是讓我們知難而退,我們和明朝人並不是永遠的敵人,我們應該乘機穩定內部,一統草原,然後攜大勝之勢,南下中原,再現大元輝煌。”

烏顏爾點了點頭,他也是久居上位,怎麼會看不明白自己弟弟的想法,現在,也是時候,讓自己一展宏圖了。於是他開口說道:“完全同意大明的國書上說的建議,就這麼定了,並且,我韃靼願意稱臣。”

吳尚一驚,隨即笑了“:大汗高明。”

可奴兒,完顏崆相視一眼,卻是無奈苦笑。

兩人,出來後,一起走到了另一間帳篷之中,韃靼的內鬥是內鬥,即使烏顏爾也知道他們兩個是對方的人,卻也不會直接進行偏離,因為韃靼的每個元帥,都是憑借戰功上來的,每個人都有很高的威望,如果貿然出手,會讓韃靼內亂不止。

烏顏爾一直在等一個機會,能夠平定內患的機會,而烏瑟爾也在等,等自己哥哥犯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