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嶼燦爛14(1 / 1)

話劇結束,觀眾掌聲激烈。老師也微笑點頭。所有演員拉手鞠躬,謝幕退場。人群即將散盡時,罕見的巨大的光的波浪拍打著教室的地麵。來自於遙遠的燃燒球體。隻剩下打掃場地的演員和向老師索要簽名的同學。景物像是遭到洗劫,感覺上有舞動擴散的落寞。

離開之前,老師將我叫去。沒有任何貶褒,隻是拍拍我的肩膀,說了一句,你能演戲。

話語的回響持續到我走出大門迎接碧藍天空時的停頓。往昔的畫麵依次倒放。無數嘴唇說出的無數台詞。表演訓練時四下晃動的目光。飄起在密麻字跡的木製長桌上浮動的氣味。教室中間光彩失落後沉靜安然的舞台。我不顧他人的注視,獨自張開手臂,對一種存在擁抱。

舊日的美好時光。遍布明朗光輝的地方。我怎能就此把你遺忘。

嶼嶼翼(1)

它無聲地生長在個人曆史的陌生國界。獨自運轉光影平麵的曲折轉換。直至被牽引進入它的花園,觸摸茂密生長的膠片事件,路過繁盛纏繞的鏡頭語,穿越流連忘返的影像畫麵。才了解有一種介質,能夠為時間和狀態雕塑,並且釋放出無限的風光和力量。

最初的迷戀來自於童年時期經常光顧的影院。那時使用一種現在已經消失的通用票據,是張黃色的卡片。每個星期使用一次,一年可以觀看52部電影。享受像茫然落雪的蒼白天空,覆蓋在放映與落幕前後的啟閉中,延伸在巨幅銀幕的聲色演說裏。退場的時候,心中總像被什麼困惑牽掛,揮之不去。在悠揚的音樂裏,節還在生幻,人群已如潮水退散。

生命抵達旺盛的青春期後,喜愛保留轉瞬即逝的風景。高中時段的閑暇,曾曆經一場場影像重疊的旅行。時常是拿著數碼相機,裝有足夠能量的電池。行走在無人問津的曲折巷道。遊移進陳舊將拆的古老庭院。攀爬上人跡罕至的高原山嶺。奔跑在舒緩平廣的荒地沙漠。浩浩蕩蕩的拍攝成就了很多賞心悅目的圖景。是路過的一個廢棄空曠的機場上一架沒有機翼的飛機。是在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原上陌生人丟失的收音機。是一次去得克薩斯窺見電線杆密布的小鎮。是站在一片無名高地瀏覽地球表麵的凹凸不平。

隻是暴風雨即將到來時褶皺襯衫上一顆並不起眼的藍色紐扣,但卻給我帶來過十足長久的激動。宇宙中那個似乎無人可以操控的透明沙漏,就這樣輕而易舉地暫停。生命好像也在這靜好的定格中得以延綿。

電影。我從沒和你的身體這樣的親密接近。

之所以會這樣的感慨,是因為電影學院四處散的濃鬱的電影香氣。這塊中國最大的光影地域中隨處可見架有器械,拍攝影像的青年。同時,它也延續了我童年的電影初戀。

學院的標準放映廳。

和一般電影院所帶來的視聽享受一樣,也會有明顯的放映程序和寬大銀幕。但是坐在這裏,總感覺比坐在超級豪華票價昂貴的星級影院更能靠近電影。除了學院平時放映的教學電影以外,還經常會有電影展播。類似於法國電影紀念展映,歐洲實驗短片展示等等。還有很多導演會帶著自己的作品來此,放映完畢之後和觀眾親切交流。曾經在徐靜蕾《我和爸爸》的映禮上問她關於影像拍攝的問題,至今還記得她清澈爽淨的微笑。還有一些國際性質的電影評獎會在這裏舉行,屆時所有入圍影片都會連映。是豐盛的視覺餐飲。

有時會一個人坐在燈火明亮的空曠影院的空位之間,拿一本法斯賓德的《電影手記》,獨自在仿佛時間沒有盡頭的寂地,閱讀和品味盛開著的影事的花朵。

造成一種空洞的幻覺。一種甘心遊戀的深不可測。

影院觀賞是公眾視覺的集體享受。更喜歡的是一個人在寂靜的時光塵縷中放置一台小型的放映設備。在並不寬廣的空間自得其樂。常去的觀影場所是主樓五樓的影視中心。這裏是電影學院電影儲藏的心髒。有很大的影片倉庫,通過影片查詢間的卡片抽屜和電腦機器可以很方便地查找所要的影片。影片類型和數量龐大。在其中能找到紅極一時的商業電影,也能找到備受推崇的大師作品。還有一些碟片市場已經銷聲匿跡的古舊影片。以及一些值得收藏的學生拍攝作品。

喜歡請與好友分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