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爺爺離開趙家溝後,途中遭遇敵軍,仗著武功高強且孤身一人,以及崇明劍的鋒利,屢屢險象環生,逃過追殺,卻也不敢獨自離開,於是返回京郊家中養傷,準備走別的途徑,不料闖軍殺上門來,我祖爺爺將劍交給後人,並叮囑他務必將劍交還三太子。祖爺爺的後人雖然僥幸逃過一劫,可全家卻滿門被殺!可惜,我們一直找不到三太子下落,直到康熙四十七年,才得知三太子滿門遭難,故而將佩劍留在身邊,發誓要誅殺清狗,為三太子報仇!我李家滿門捐軀,心中報仇的火焰難以磨滅,於是隱姓埋名,忍辱偷生,伺機尋找康熙報仇。無奈,大內皇宮守衛森嚴,我祖上力戰不敵,隻能逃離,而他手中的崇明劍還給他惹來了天大的麻煩,最終清狗找上了他,我祖上寡不敵眾,重傷逃離,臨死前將劍傳給了後人,希望後人能夠完成遺願……”
說到這些往事,李劍意的聲音變的有些哽咽,他痛苦地說道:“數百年來,我們李家不忘祖訓,一直在尋找皇室後人,並且瘋狂的對清狗進行報複。同樣,清狗的人也在四處抓捕我們。郡主,今天我終於見到你了,我們李家的祖訓已經完成,可若你說我們李家十幾代人都是叛徒的話,隻怕我李家滿門都要含恨九泉,而我李劍意也隻能在此拔劍自刎了……”
說完,他就將崇明劍架在自己的勃頸之上。
“慢!”
朱先淋連忙大喊,跟著幾步衝到李劍意麵前,直接跪倒在地,語氣真摯地說道:“李家滿門忠烈,請受我一拜,剛剛多有得罪,有辱令祖先,還望見諒。”
後麵的那些黑衣人見她跪下,一個個也都無聲地跪了下來。
看到這一幕,林義不由大吃一驚,這都什麼年代了,居然還下跪?
李劍意則是嚇得趕緊跪下,一臉緊張地說道:“郡主快快請起。”
說著,他伸手將朱先淋扶了起來,自己卻沒起來,而是將那金燦燦的劍鞘拔出,收劍回鞘,雙手呈給朱先淋。
朱先淋接過劍,能夠看的出來,她的身子都在顫抖。
這時,譚老爺子突然從林義的背上跳了下來,幾步搶到朱先淋的身邊,恭敬地說道:“郡主,我是趙佑明的後人,我門趙家世代忠良,忠心大明皇室,絕無謀逆之心,當年祖上與陳複中了埋伏,全軍覆沒,雖然殺光了所有敵人,但我祖上也身受重傷,若非被我祖母所救,恐怕早已命喪黃泉。”
“你們李趙兩家,都是忠烈之後,全怪我太過衝動,說錯了話,希望您多多見諒。”朱先淋真摯地說道。
“多謝郡主。”譚老爺子有氣無力,又顫巍巍地說道:“隻是有一事,這些年來我一直不解。”
“什麼事?”朱先淋反問道。
“如果曆史沒錯的話,我記得當年朱三太子被康熙狗賊誆騙了出來,滿門被殺,為什麼……”譚老爺子說出心底的疑惑。
其實不光是他疑惑,就連林義也是很好奇。
按理來說,朱三太子隱姓埋名幾十年,最後還是被康熙騙了出來,全家被殺,無一生還才對,怎麼還有朱先淋這個後人?
“許是蒼天不亡我朱家,我祖上雖然被康熙狗賊誆騙,滿門遭難。可惜,康熙狗賊千算萬算,卻沒想到,我祖爺爺還有一個私生子。”朱先淋搖頭苦笑。
一聽這話,眾人頓時一驚,好家夥,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康熙千算萬算,卻沒算到朱三太子還有一個私生子。
聽了朱先淋的解釋,林義心中的困惑頓時消散,笑著說道:“看來我猜的果然沒錯,你是朱元璋的第十九世孫!”
“你怎麼知道?”朱先淋明顯愣了一下,隨即反問了一句。
“不必大驚小怪,其實我之前就已經對你的身份起疑,在太平山腳下,我給你摸骨算命,算出你的祖上是九五至尊之人,隻是被你騙了過去。直到這些天,發生的一連串事情,讓我對你的真實身份起了興趣。因為你姓朱,縱觀曆朝曆代,皇室姓朱的屈指可數,要說最有名的,莫過於明朝了。於是,前些天我特意查了一下明朝皇室的資料,這才知道,原來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而且還以“火土金水木”五行順序,為後代子孫定下輩分。他給每個兒子定了一個輩分表,每個表20個字,從他的孫子開始依次向下起名。”
說到這兒,林義頓了一下,跟著又道:“我沒記錯的話,太子朱標的族譜應該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而燕王朱棣則是: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朱元璋還規定,從孫子輩開始,每一輩的第一個名字必須使用輩分表中的字,第二個名字必須帶有一個五行的偏旁,並且以火土金水木為順序,依次循環。而明朝帝係族譜,從朱元璋的孫子輩開始,建文帝就叫朱允炆,‘允’字剛好是族譜中的第一個,‘炆’字則帶有火字偏旁,隻是後來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謀反,奪了朱允炆的江山,帝係變成了燕王家,你名字中的第一個字‘先’,剛好是燕王族譜中的第十九個字,第二個字淋,則是水字偏旁,這麼一推算,不難猜出你的身份和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