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聖賢莊後山,竹林,竹屋,這裏是荀況的居住地。
風吹竹林,發出瀟湘之聲,自然之聲滌蕩人心,雲帆和荀況相對而坐,傾聽著這常常被世人忽略的聲音。
“雲帆小友,你是道家弟子,可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句話的來源?”風停,聲歇,望著竹林清脆,荀況突然對雲帆問道。
挑挑眉,雲帆明白老先生的好意,認真答道:“這是出自莊子《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的一句,在下身為道家弟子,自然是知道的。”
“既然如此,小友當明白老夫的意思。”撫了撫白須,荀況笑道。
“小友天縱之資,隻是世間太大,學問無窮,如何能夠被我們一一掌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方為正途。”
荀況一番好意,在他眼中,雲帆天賦縱橫,學什麼都是一點就通,可通和透卻是兩個概念,更何況透之後還有無涯的巔峰!
基礎的東西憑借天資可以很快掌握,可越往後,學問越深,道路也越發晦澀難明,那便不隻是天賦所能領悟得了的,是需要傾盡心思的鑽研與專注,分心太廣,看似什麼都會一些,可卻每樣都達不到巔峰,白白浪費天資。
這些年老人家見識到不少這樣的人,論天賦雲帆為最,惜才,故此一番好意的提醒道。
“世間萬物皆有所用,更是關聯緊密,觸類旁通,更能讓在下有所收獲。荀老先生所言乃是至理名言,隻是也容在下輕狂一回,他人做不到的事情我雲帆未必做不到,既然我有此心,若是不試上一試,如何能夠甘心?”對於老人家的好心,雲帆理解感激,隻是老人家的想法適用於天下人,可卻不適合他。
誰讓他是個掛·逼呢?
其實不隻是荀況,就連自家師父北冥大師也是有此擔心,隻是相比於儒家的教學方式,道家的教育更側重於放養,而且雲帆三年閱盡道家藏書,開創【先天境界】,一定程度已經證明了自己是有能力達成心願的。
更重要的是,在北冥大師眼中,雲帆年輕,而年輕就是資本,就算此路不通,日後要改也是有著足夠的時間,也正因此才沒有阻攔雲帆那宏偉的誌向。
少年意氣風發,老人眼中既是欣賞又是擔憂,不過轉瞬即逝,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路,無論對錯,隻要他自己堅定了初心,自己都不應該過度幹擾。
“小友的決心讓老夫佩服!”荀況發自內心說道。
笑了笑,雲帆轉移話題道:“嗬嗬......讓老先生見笑了,說起來,在下正有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先生。”
荀況好奇道:“哦!?何事?”
“敢問老先生,這世間可有超越凡人的力量?”微微沉默,雲帆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原著中韓非曾經問過,老人家說有,可這股力量究竟是什麼卻是語焉不詳,最開始雲帆以為隻是類似【時間】之類的唯心力量,不感興趣,可自當接觸過東皇太一後,他的想法有了一些改變。
“曾經有個學生也問過我這個問題。”微微一怔,似有回憶,荀況有些感歎地說道。
點點頭,目光灼灼,雲帆道:“我知道,是韓非。也正是因為他從您這裏得到了答案,所以我才特意請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