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攘夷篇 第八章 進軍西域(一)(2 / 2)

“是啊,大將軍是不是應該給弟兄一點時間休息一下,就是睡個覺也是好的。”章邯也是附和。

韓信不動聲色,道:“你們是怕太過疲累了,遇到敵人不好對付是吧?我們進入西域的情形與我們以往遇到的大不相同,周先生說過了西域的國家小,沒有實力與我們抗衡,隻要我們亮出堂堂之陣,嚇也要把他們嚇住。這一切不是得到很好的驗證了嗎?我們進入西域之後,遇到過象樣的抵抗嗎?沒有,全是望風而降。”

這是事實,誰也沒法否認,屠睢還是有點擔心,道:“萬一有不測,這麼疲憊不好應付啊。末將一點淺見,還請大將軍斟酌。”

韓信笑道:“你不用擔心,隻要我們的速度夠快,西域的國家組織不起象樣的兵力。要是我們的速度慢了,那麼西域就會組織起抵抗,象烏孫大宛這些大國就會出兵。所以,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他們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之前,盡可能地摧毀西域的有生力量,盡最大可能地滅掉這些小國,每滅一個他們的力量就弱一分。差不多了,我自會下令休息,整軍準備與烏孫大宛這些國家打一仗,讓他們知道大秦的威風。”

看來韓信是考慮得很成熟了,章邯和屠睢隻好不再說了,道:“既然將軍成竹在胸,末將自當努力。”

二人正要離開,親兵隊長飛馳而來,把扶蘇蘇的手諭遞給韓信,韓信打開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很是惋惜,道:“你們看看,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章邯一看完,狠狠一跺腳,埋怨道:“這個太子,一向精明,怎麼隻要了東胡一半土地,卻不把冒頓給殺了。殺了冒頓再調集大軍把在東胡的匈奴軍隊全殲了,我們馬上就可以出兵大草原了,這多好的事啊,他卻隻要一半東胡土地,真是的,真是的。”

屠睢看完,也是惋惜不已,道:“是啊,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麼白白錯過了。”

韓信很是理解二人的心情,道:“你們想的,也正是我想的,我也覺得很可惜。隻是,以太子的精明,周先生的老練,陳平的圓滑,蒙恬將軍的善戰,要是真的可行的話,他們肯定會打一仗,把冒頓給殺了。他們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應該有他們的考慮,我想了一下這主要有幾個方麵的原因,促使他們不得不放過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

章邯和屠睢來了興趣,問道:“請問大將軍,太子是怎麼考慮的?”

韓信分析道:“太子精明,周先生老練,他們也是人,不是神仙,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按照我們以前的設想,先攻取了匈奴的外圍,再去攻打匈奴本部,是以我們並沒有做好這方麵的準備。我粗略計算了一下,就算想把冒頓以及他的軍隊全殲在東胡之地,我們不投入二十萬軍隊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我們在東胡邊境的軍隊不過十萬之眾,真的打起來也隻能是擊潰或者重創,全殲的可能性極小。

“二是即使是殺了冒頓,匈奴還可以再立一個單於,或許沒有冒頓那樣有才情膽識,但至少可以穩定匈奴。再說了,我們真要這麼做的話,那是不義,會激起匈奴人的仇恨,給以後進軍大草原帶來很大的困難。

“三是對於匈奴大秦是要恩威並濟,要是真做了那樣的事情,何來的恩?隻有仇恨,不利於大草原的穩定。”

頓了頓,韓信才道:“要說這第四嘛,問題不在太子也不太周先生,而是在皇上。”

章邯和屠睢很是奇怪地問道:“這怎麼和皇上有關係?”(按:本章的題外話多些,相應的字數也就多了,達到26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