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攘夷篇 第十章 破擊匈奴(六)(2 / 2)

一連幾次衝鋒都沒有成功,冒頓心中犯疑,問須羅道:“南朝這是要做什麼?按理,他們遠涉大漠,不利於久戰,速戰速決才是他們製勝之道,為何不與我們接戰,隻守陣勢?”

冒頓一向精明過人,很少有猜不透的東西,這是少有的幾次犯迷糊,須羅也是奇怪地道:“是啊,大單於說得有理。南朝渡過大漠的軍隊雖不少,但越是這樣他們的後勤越是難以保障,速戰才是正理,他們卻不理睬我們,這裏麵肯定有陰謀。”

“這個道理,本單於也是明白,隻是他們的陰謀是什麼呢?”冒頓很是迷茫地道。

對於這個問題,須羅也是不明白,道:“大單於,臣無能,想不明白。”

冒頓想了一陣,道:“既然弄不明白,就先不進攻。傳令,各軍謹守本陣,沒有本單於的命令,誰也不許出戰。”

須羅提醒道:“大單於,臣瞧南朝的動作難測,是不是做好撤退的準備。”

冒頓點頭道:“這一仗本來就是試探,要是不行我們就向北方撤退,把南朝拖在大漠裏,先耗掉他們,然後再殲滅。”

“大單於英明!”對於匈奴來說,采取這一策略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兩軍就這樣僵持著,直到傍午時分,冒頓心想今天是打不成了,應該趁著夜色的掩護,全軍撤退。他的命令還沒有傳下去,隻聽見嗚嗚之聲大作,已經刮起了大風,黃沙漫天,直朝匈奴軍隊卷去。

沙礫擊麵,眼睛都睜不開。冒頓的反應比誰都快,馬上明白過來,韓信等的就是這大風。秦軍背風列陣,自然不受黃沙影響,而匈奴軍隊卻是麵對大風,眼睛肯定睜不開,無異於瞎了,要是再不脫離戰場,會全軍覆沒。

一向鎮靜逾恒的冒頓不由得背上發涼,嘴一張就要下令撤退,可惜的是命令給一嘴的黃沙堵回肚裏去了,再也說不出來。

就在冒頓的驚訝中,驚天動地的喊殺聲,震耳欲聾的蹄聲響成一片,秦軍的進攻已經開始了。冒頓情急之下,拔出彎刀揮舞著,意思是要匈奴軍隊撤退,可惜的是眼睛睜不開,誰又能看得見呢?

虞子期和章邯率領騎兵,按照韓信的命令,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軍隊,韓信和彭越率領中軍直襲過去。秦軍不受風沙影響,而匈奴軍隊給吹得眼睛都睜不開,哪裏還能抵擋,隻有任由秦軍宰割的份,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屠殺。

聽著慘叫聲,冒頓知道他精心打造的精銳完了,要是不逃根本就沒有機會了。主意一定,冒頓拉轉馬頭,向北逃去。可是,他還沒有跑多遠,隻見前麵旌旗招展,虞子期的軍隊在等著他。

周衝知道曆史上西漢名將衛青打敗伊稚斜單於那一仗就是背風列陣,先是用武剛車結成堅固陣勢,阻擋匈奴騎兵的進攻。直到傍晚時分,大風起,沙礫擊麵,兩軍不相見,衛青這才派出兩路騎兵從左右兩翼包抄匈奴軍隊,結果是大獲全勝。

一句唐詩“單於夜遁逃”既道出匈奴全軍覆沒的不幸,又道出了伊稚斜單於成功逃脫的大幸。曆史重來,冒頓是否會有不幸中的大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