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右賢王, 這一仗我們怎麼打?”右大都尉問道。
他這一問正是眾將心裏所想,齊道:“是啊,還請右賢王示下。”
右賢王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端起一碗馬奶酒,咕嘟咕嘟喝個精光,放下碗抹抹嘴,這才很是得意地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把軍隊後撤嗎?”
這個問題眾將都不明白。戰爭一開始,右賢王所部離秦軍並不遠,眾將請戰,而右賢王卻不準,下令把軍隊後撤,這一撤不要緊,一撤就是千多兩千裏。
右賢王掃視一眼眾將,見了眾將那副摸不著頭腦的模樣,更加得意了,自問自答道:“那是因為我要把秦軍拖累拖疲。秦軍裝備精良,人數眾多,作戰經驗豐富,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比得了的,要是在接近秦境的地方與秦軍作戰,那無異是自投死路,我才不會笨到那種程度呢。我把軍隊後撤,就是要秦軍跟著我們的屁股追,把秦軍這頭肥壯的駱駝給活活拖瘦拖疲,以便在最有利的時機發起決戰,一舉擊破秦軍。”
眾將恍然大悟,齊道:“原來是這樣!還是右賢王高明!”
沒說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右賢王采取這一策略是正確的,然而他卻錯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秦軍準備非常充分,周衝知道曆史上的霍去病出塞兩千餘裏才找到右賢王主力進行決戰,幾乎是全殲了右賢王主力。
要是右賢王來個後撤,實行牽牛戰術的話,秦軍很可能因為準備不足而遭受不應有的損失,是以周衝建議扶蘇準備得盡量充分些,以行軍三千裏為目標進行準備。
右賢王接著道:“現在,秦軍給我們牽著鼻子跑了兩千裏路,就是再肥壯的駱駝也已經疲累不堪了,決戰的時機到了。”
“是呀!在大草原上,我們大匈奴才是草原之王!”眾將附和不已。
右賢王猛地站起來,拔刀出鞘,道:“你們都要記住:兩軍一對陣,你們馬上發起攻擊,不要讓秦軍喘過氣來!”
“遵命!”眾將領命。
右賢王提刀在手,大步而出。出了營帳,飛身上馬,大喝一聲:“殺!”飛馳而去。眾將上馬,率領本隊人馬前去列陣。
望著排著整齊陣勢開來的匈奴軍隊,扶蘇嗬嗬一笑,道:“真讓周先生給說中了,右賢王真的牽著我們的鼻子跑了兩千裏路,這不回過頭來決戰了。”
蒙恬笑道:“他以為我們行軍兩千裏就很累很疲了,按常理就是再堅強的軍隊急行軍兩千裏是該垮了,可他忘了我們是大秦的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想拖垮我們,想得美,我看再跑下去先垮的是他。”
王賁嗬嗬一笑,道:“我們每個騎兵有四匹馬駝運物資保證,不要說行軍兩千裏,就是三千裏也沒問題。周先生的預計很準,我們先前也為在大草原上長時間行軍而不能得到有效補給發愁,周先生這主意一出,這不就解決了嗎?”
周衝知道得很清楚,漢武大帝發動的“漠北決戰”,一共出動了十萬精銳騎兵,投入了十四萬匹官馬,再加上從民間征來的馬匹,一共投入了三十萬匹馬匹。還有五十萬步兵運輸物資,保證騎兵的供應。有了如此強大的後勤保證,漢武大帝策劃的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漠北決戰”才取得了勝利,匈奴的主力在這一戰損失殆盡,匈奴從此再也沒有恢複過來,走上了分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