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指出的是,當粟裕正在反複考慮這一問題時,陳毅從陝北回到了當時設在河南濮陽的華東野戰軍指揮部。粟裕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想法詳細告訴了老戰友和老上級陳毅。陳毅聽後,對於這一改變中央決策而且將牽涉全局的意見十分重視。起初,陳毅是不同意粟裕意見的,因為他自己參與了中央這一決策的討論與形成的全過程,他很清楚中央對這一決策的重視和慎重。而且,先遣渡江的主帥人物,也是他和毛澤東的一致意見——派粟裕。但是,在經過兩人多次認真而嚴肅的討論之後,作為一個方麵軍的統帥,陳毅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作戰經驗,深深領會了粟裕的意見,逐漸同意了粟裕的意見,最後是讚賞和支持了粟裕的意見,並鼓勵粟裕大膽向中央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陳毅又拉著粟裕去拜訪了路經濮陽的李先念,仔細談了粟裕的想法,征求李先念的意見。李先念在與陳毅、粟裕進行了多方的分析之後,也表示完全支持粟裕的意見。
在陳毅、李先念的支持下,4月18日,粟裕以個人署名的一封長達3000餘字的報告《華野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的建議》用電報發給了中央軍委。
毛澤東是在前往西柏坡途中的五台山文殊院收到粟裕這封電報的。毛澤東剛一看到這封電報時,十分震驚,甚至有些生氣地說:
“粟裕要幹什麼?陳毅在哪裏?發個電報,把他們都請來,讓他們把不渡江的理由說清楚。”但是,毛澤東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和中央軍委幾位負責人研究之後,大家都對粟裕的報告十分重視,認為必須認真聽取粟裕的意見,於是電令粟裕到中央進行當麵報告,同時電令陳毅也前往中央。
4月28日,當粟裕和陳毅到達當時中央所在地河北阜平城南莊時,毛澤東放下手中的毛筆,走出房門,穿過庭院,親自迎接(這是極為罕見的舉動,毛澤東自從擔任黨的領袖以來,他的習慣是不出門迎送戰友和下級的)。毛澤東握著粟裕的手,望著這位已經不再年輕的前方大將,深情地說:“粟裕同誌,你還記得嗎?我們分別已經整整17年了!”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聶榮臻、李先念、薄一波等也奉命來到了城南莊。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城南莊召開了書記處會議,中央的“五大書記”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全部出席。會議的中心議題就是一個:聽取並研究粟裕提出的調整南線戰略進攻部署的建議。與會者在認真聽取了粟裕的報告之後,對他的建議和全國的戰局進行了全麵的分析研究。與會者的討論乃至辯論是相當充分的,毛澤東為了考查粟裕,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當然,如你感到確有困難或不願意率一兵團南下,我們可以考慮另換統帥……”但是,會議最後是一致同意了粟裕的意見,並由周恩來代表中央宣布了如下決定:“華野一兵團在4至8個月內暫時不南下,先加入中原作戰,力爭實現殲滅敵人主力於長江以北的新戰略(在這裏,黨中央還有一個重要考慮,是要盡可能減少今後解放江南時對江南主要經濟區的破壞,以便於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如果將來劉鄧、陳粟兩大野戰軍的確無法粉碎國民黨在中原的防禦體係,一兵團立即執行南下方案。”
也就在這次中央軍委的會議上,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還做出了兩個重要的決定:一是中原地區的決戰殲敵從華東野戰軍發起,華野先打濟南,緊接著打徐淮,在徐州淮海戰場上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一場決戰;二是為了中原野戰軍更好地配合華東野戰軍的作戰行動,也為了加強中原野戰軍的工作(中野轉戰大別山時期消耗很大,僅剩十來萬人,重武器幾乎全部丟失,又要馬上對付華中和徐州西部幾個兵團的敵人,壓力很大,中央曾在一個文件中形容說“中原局的困難是中國革命最後最大困難”),中央決定將陳毅和鄧子恢從華東調到中原局工作,陳毅擔任中原局第二書記,鄧子恢任第三書記(第一書記是鄧小平),陳毅同時任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為劉伯承,第二副司令員為李先念),鄧子恢任第一副政委(第二副政委為張際春)。粟裕也參加中原局的領導工作,是中原局的12名委員之一,隻是不到中原局去,工作仍然在華野。這樣,華東野戰軍就由粟裕全權負責,中央決定由粟裕接任華東野戰軍的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對於中央這一決定,粟裕表示堅決不能接受,認為華野不能沒有陳毅。這一次,毛澤東向粟裕讓了步,同意華野的司令員兼政委仍然由陳毅擔任,但隻是名義,陳毅本人必須立即到中原局工作(陳毅和鄧子恢後來帶了4000多名幹部赴中原局工作),粟裕則以華野的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的名義全權負責華東野戰軍工作。
城南莊會議的結果,實際上形成了在江北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決策,這也就是後來的淮海戰役的最初藍圖。正是在這種戰略決策之下,中原戰場上才陸續出現了打開封、戰睢杞、克濟南,活捉區壽年、生擒王耀武等一係列勝仗,才會有由兩大野戰軍共同進行的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