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從“小淮海戰役”到“大淮海戰役”(2 / 3)

這時,我軍能用於徐州戰場的部隊是華野的16個縱隊、中野的7個縱隊,有兵力51萬人。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的地方部隊有21萬人,共約72萬人。雖然華野的兵力要少於劉峙集團,但是如果把華野和中野這兩支大軍聯合起來使用,就將是另一個局麵。正如當時擔任中野參謀長的李達後來在回憶錄中所說:“從打鄭州開始,淮海戰役即成為華野、中野兩支大軍共同執行的任務了。正如鄧政委引用毛澤東主席說過的一句話:兩個野戰軍聯合在一起就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了好幾倍的力量。”

毛澤東已開始製定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戰藍圖。這場大戰,雙方將投入150萬以上的兵力在中原逐鹿。下麵是毛澤東將“小淮海戰役”逐步發展為淮海決戰的“大淮海戰役”的簡明時間表:

10月11日,毛澤東給華東局和華野、中原局和中野的電報(也是後來收在《毛澤東選集》中的《關於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一文)中指出:

本戰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為達到這一目的,應以兩個縱隊擔任殲滅敵一個師的辦法,共以六個至七個縱隊,分割殲滅敵二十五師、六十三師、六十四師。以五個至六個縱隊,擔任阻援和打援。……以上部署,即是說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牽製、阻擊和殲敵一部。

在這裏,毛澤東特別強調了把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要以絕對多數去有把握地將敵人各部分別予以全殲,不打破襲戰,不打擊潰戰,更不把爭城奪地放在心上。在這裏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就是強調打援的重要性。除了上述指示以外,在關於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作戰的指示中,也再次強調要以“主力擔任打援和鉗製”。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葉劍英在《偉大的戰略決戰》中是這樣講的:

敵人重兵密集,便於機動,增援迅速。若要攻殲其任何一部,必須首先攔住敵人的援兵,才能贏得時間,保持主動。這是華東戰場與其他戰場截然不同的特點,也是影響戰役勝敗的關鍵。

以後戰事的發展,完全證實了毛澤東的預料,淮海戰役中的主要戰鬥並不是圍殲,而是截擊與阻援。

毛澤東還考慮到一個重要問題。在上述的電報中,他考慮到徐州以西的“孫元良三個師(按:在當時的一些電稿和包括《毛澤東選集》在內的若幹文獻中所提到的‘師’,是一種習慣的稱謂,是指國民黨軍隊原來在整編時把軍改稱為師、師改稱為旅之後的‘師’,也就是一般稱的整編師。其實在淮海戰役開始之前,國民黨軍隊已將整編師恢複為軍的番號,稱之為軍,同時也把旅恢複稱師。所以我們在敘述中對這時的國民黨軍隊都稱為軍和師,而不稱為師和旅。這一稱謂的變化有必要提請讀者注意,否則就會在若幹地方產生誤會。例如這時孫元良兵團東進的不是三個師,而是所屬的全部三個軍。鄭州的防務交給了國民黨十二綏靖區的四十軍負責)現將東進”,故而命令中原野戰軍的“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即速部署攻擊鄭徐線,牽製孫兵團”。很明顯,這已把中原野戰軍列入了淮海戰役的作戰序列,是要兩大野戰軍共同作戰。

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原來給粟裕布置的開打時間很清楚,是“10月10號左右開始行動”。可是,毛澤東現在不再按這個時間去要求了,他這時完全沒有命令粟裕展開進攻。他的計劃變了,他給前線指揮員重新安排了時間表:“你們以11、12兩個月完成淮海戰役,明年1月休整。”毛澤東將整個戰役的開始時間向後推移了一個多月,因為他要兩個野戰軍聯合起來打更大的淮海戰役。於是,在這種新的部署之下,中野分兵兩部,劉伯承坐鎮豫西,指揮中野二縱、六縱在江漢、桐柏地區分散殲敵,有意向敵人表明劉伯承還在豫西,將原來屬於武漢“剿總”

白崇禧指揮的黃維、張淦兵團盡可能吸引住,不讓其將兵力東向,以減輕東線我軍的壓力。而陳毅和鄧小平則率中野的一縱、三縱、四縱、九縱4個縱隊東進鄭州,在黃河北岸的華北野戰軍的十四縱的配合下(由於有華北野戰軍的配合,所以極為重要的鄭州黃河大鐵橋得以完整無損地保護下來),10月22日攻克了鄭州。兩大野戰軍(嚴格說來,還有華北野戰軍的部隊)開始並肩作戰。

10月22日,毛澤東見到劉伯承在豫西吸引黃維、張淦等部的目的已經達到,短期內不會對我徐州地區的戰事帶來麻煩,因此中野可以在攻下鄭州之後繼續向東線展開行動。於是,他又給中野下達了新的任務:

“以主力於邱、李兩兵團(按:指向東增援徐州方麵的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大量東援之際,舉行徐蚌作戰,相機攻取宿縣、蚌埠,堅決徹底幹淨全部地破毀津浦路,使敵交通斷絕,陷劉峙全軍於孤立地位。”很明顯,這已經將原來的“小淮海戰役”範圍大大擴大,將戰略目標擴大為力爭包圍並全殲劉峙全軍,淮海決戰的藍圖已經畫出了大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