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12月2日這一天,國民黨空軍在空中發現了濉溪口地區有解放軍大部隊。蔣介石立即給杜聿明去電,電報中說:“吾弟應速決心於兩日內迅速解決濉溪口、馬莊一帶匪部,為各個擊破之唯一良機”,“此時應決心速覓匪之主力而殲滅之,為唯一急務也”。電報還說:
“匪對弟部又將形成四麵合圍之勢,無任係念。務望嚴督各軍,限兩日內分路擊退當麵之匪,嚴令其達成所賦予之任務,若時日延長,則20萬以上兵員之糧秣醫藥,決難空投接濟。惟有上下決心,共同以死中求生之覺悟衝破幾條血路,反匪包圍,予以殲滅若幹縱隊,乃可解決戰局。”
杜聿明和邱清泉、李彌等人是在確定了“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原則之後,才決定全軍撤退的。按杜聿明的撤退路線,從徐州向永城,是一條大致向西而偏西南方向的路線。濉溪口在這條路線的南邊,如果濉溪口的部隊向北打,就可能將杜聿明集團攔腰切斷,如果向西進,就可能阻攔杜聿明集團的前進。在這種情況下,杜聿明為了保住自己的實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理會解放軍的側擊,突破解放軍的阻擊,拚命加快行軍速度,盡快趕往永城,走在濉溪口地區的解放軍的前麵,不被解放軍的主力所包圍。可是,蔣介石現在卻偏聽偏信要杜聿明集團停止前進,與解放軍進行決戰。這使得杜聿明十分難辦。但是,為了兩個主力兵團不被殲滅,杜聿明這一天沒有接受蔣介石的命令,而是讓部隊繼續前進。
12月3日上午,杜聿明又得到空軍空投下來的蔣介石的親筆信:
據空軍報告,濉溪口之敵大部向永城流竄,弟部本日仍向永城前進,如此行動,坐視黃兵團消滅,我們將要亡國滅種。
望弟迅速令各兵團停止向永城前進,轉向濉溪口攻擊前進,協同從蚌埠北進之李延年兵團南北夾攻,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在這種情況下,杜聿明知道蔣介石是完全改變了原來商定的計劃,一定要他立即以最近的距離加入援救黃維的作戰。而這時的部隊正在行進之中,既無後方的依托和後勤補給,又難以構築自己的陣地,打起來肯定是凶多吉少,很可能出現繼黃百韜被圍和黃維被圍之後的第三個被圍。如果大膽違抗蔣介石的命令,避開解放軍的主力,從永城、渦陽撤到阜陽的淮河一線,則背後是國民黨統治區,有依托、有退路,進可以救黃維,退可以保自己。他在蔣介石的命令麵前,深感左右為難,隻好通知所有部隊停止前進,在他的臨時駐地,即位於蕭縣與永城之間的孟集,召集幾個兵團司令來共同商議。李彌有意不到,隻讓副司令陳冰和趙季平來開會,所以會上主要是邱清泉唱主角。一貫對部屬驕橫而又對蔣介石盲從的邱清泉雖然已經連遭重創,但還有一些力量,所以堅決主張按蔣介石的命令辦,而且自願擔任主攻,其他人也不敢違抗蔣介石如此堅決的命令。所以商議結果,還是決定按蔣介石的命令辦,不再堅持“打即不能撤,撤即不能打”的原則,不再以逃命為第一,而改為迅速與解放軍作戰,盡可能解救黃維,全軍向濉溪口方向攻擊前進。杜聿明說,他當時的想法是,“蔣介石所以變更決心,是被郭汝瑰這個小鬼的意見所左右”,他自己“現在逃既晚了,打也無望,想來想去,覺得江山是蔣介石的,由他去罷!我隻有一條命,最後隻有為蔣介石效忠而已”。杜聿明將這一決定迅速電告蔣介石:“昨日因各部隊零亂,停止整頓一晚,本日各部正在前進,到孟集附近時,奉到鈞座手諭,當即遵照改變部署,明日經青龍集東西地區向濉溪口共軍攻擊前進。指揮部本晚在孟集。”此後不久,很快就得到了國防部的正式命令:
(一)淝河方麵李延年兵團正麵之共軍已大部北竄。據空軍偵察,濉溪口、馬莊一帶西竄之共軍不足四萬,經我空軍轟炸,偽亡甚重。(二)貴部應迅速決心於兩三日內解決濉溪口、馬莊一帶之共軍,此為對共軍各個擊破之唯一良機。如再遲延,則各方麵之共軍必又麇集於貴部周圍,又處於被動矣。
此機萬不可失,萬勿再向永城前進,迂回避戰。
杜聿明對這一個正式的作戰命令,心中更不以為然,因為據他所知,空軍在濉溪口所炸的,是正在趕集的老百姓。而這個命令中的“迂回避戰”之說,已完全表明了蔣介石和何應欽等人對他這兩天行動的嚴重不滿。於是,他立即複電國防部:“職遵照鈞座決策,采取積極攻勢,決無避戰迂回之圖。”
12月3日夜,按照蔣介石的命令,杜聿明命令部隊不再向永城方向前進,而改向濉溪口方向前進。前進中,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團擔任攻擊,其餘部隊擔任掩護,采用逐次躍進的方式行進,能攻則攻,不能攻則守,盡可能不讓解放軍把部隊衝亂。與此同時,杜聿明向蔣介石請求空軍空投糧食和彈藥。
蔣介石的命令加速了杜聿明集團的滅亡。兩天之後,杜聿明集團就根據蔣介石的安排,進入了我軍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