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粟裕又布置了一個大口袋(1 / 3)

杜聿明自以為是的估計中有很多失誤,其中一個致命的失誤就是錯誤地估計了毛澤東和粟裕對他的密切監視。

我華東野戰軍在消滅了黃百韜兵團之後,就做好了連續作戰、連續打大仗的準備,因為黨中央早已明確,消滅黃百韜兵團隻是淮海戰役的第一階段,我們的目標是要消滅徐州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隊全部有生力量。為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特地向兩支野戰軍發出了“不怕疲勞傷亡,連續作戰,將敵人徐州集團主力全部消滅於長江以北”的號召。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當中央軍委和淮海前線總前委確定了“南北堵,中間圍”的方針,當黃維兵團被包圍之後,毛澤東曾經在11月28日給華野發了如下電報:

粟、譚:(一)中野已在雙堆集包圍黃維,4天中粉碎敵兩次突圍。華野南線各縱隊已殲李、劉一部,北線各縱隊完全阻止了徐州之敵南進。(二)在此情況下,須估計徐州之敵有向兩淮或武漢逃跑之可能。(三)你們現在的重心是嚴密監視徐州之敵,勿使南竄,望你們據此布置今後之工作。

當華野得到毛澤東這一指示之後,總部幾位負責人就此進行了認真的討論。他們認為,徐州的敵人要跑,這已經是必然之勢,現在應當仔細研究的,是其逃跑的時間和路線的問題。徐州敵人可能逃跑的路線有三種可能:一是經連雲港從海上跑;二是向東南走兩淮,而後經蘇中再轉京滬;三是沿津浦路西側繞過山區南下。研究結果,認為第三種可能最大。這是因為,如果要從連雲港走海路,準備船隻、碼頭都要花時間,假若時間慢了,就會被我大軍尾追,形成背海作戰,很可能在大海邊全軍覆沒;如果要從津浦路以東走兩淮南下蘇中,就必須經過河網密集地區和一大片我軍控製多年的老根據地,將遭到多處阻擊;如果是從津浦路以西繞過山區南下,則地形開闊,便於敵人的機械化部隊行軍,又能夠與李延年、劉汝明兵團相互呼應以援救黃維,萬一不成,也可能退守淮河。所以,粟裕斷定杜聿明要采取第三種可能,他說:“這第三種可能才像是一個黃埔高才生的思路。”因此,華野的主力要放在敵人從津浦路西邊向南逃跑的這種可能上。粟裕把這個意見向中央做了報告,得到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認可。

這時,中野的力量已經完全用於包圍黃維兵團,對付杜聿明集團和對付李延年、劉汝明集團的任務,主要落在了華野的肩上。所以,11月28日,華野前委和野戰軍政治部向部隊發出了政治動員令:

當徐州之敵傾巢南犯,或向西南逃竄,或向兩淮逃走,則應不顧一切,不惜任何傷亡代價,堅決地、徹底地予以全部殲滅,不讓敵人逃到江南。

應當說,華野領導對於杜聿明可能的撤退路線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當然這其中也有可能改變的時候。11月29日開始,邱清泉兵團加強了向兩淮方向的攻擊,徐州東南的阻擊線上,敵人出動了數十架飛機、百餘輛坦克,還有上百門重炮,幾萬敵人在陣地上反複衝殺。宋時輪指揮的十縱可以說是用盡了全力,仍然十分困難。這時,有的同誌認為敵人是否要從徐州東邊突圍?粟裕在認真分析之後,並未改變他原來的判斷,反而堅定了他的判斷,他認為,這是敵人在向西南撤退之前的假象。他一方麵讓司令部把當時能收集起來的彈藥給十縱送去,要宋時輪無論如何也要頂住;一方麵將十縱作為預備隊的一個戰鬥力很強的師調到敵人從西南方逃竄時最可能經過的青龍集布防。

但是,在對於敵人什麼時候全部撤退這一點上,粟裕確實未能想到會是這樣快。所以,當他在12月1日淩晨得知杜聿明集團已經撤出徐州時,華野對杜聿明集團的阻擊包圍行動還未能到位。嚴格說,華野的行動比敵人的行動晚了一天。好在杜聿明的撤退方向與路線完全符合華野在事前的估計,所以,粟裕在12月1日立即下達了一道道緊急命令,調動華野主力全線追擊,盡快形成對杜聿明集團的包圍,必須按中央軍委事前就已做出的部署,堅決將其包圍,繼而予以殲滅,不讓敵人逃至江南。第二天,毛澤東特地電告粟裕和譚震林、陳士榘等華野領導人:

“敵向西逃,你們應以兩個縱隊,側翼兼程西進,趕至敵人先頭堵住,方能圍殲,不能單靠尾追。”毛澤東和粟裕的命令通過各種通信方式,迅速傳達到各個部隊,各個部隊也以最快速度展開行動,迅速到達了指定位置。

華野三縱、八縱、九縱和魯中南縱隊(魯中南縱隊原定作為總前委的總預備隊參加圍攻黃維兵團,尚未投入戰鬥),分別由城陽、桃山集出發,飛速直插瓦子口、濉溪口、祖老樓一帶,進行平行追擊,阻擊南逃之敵。這四個縱隊,也就是國民黨空軍在空中所見到的我軍的主力部隊。

華野一縱、四縱、十二縱分別由雙溝、褚蘭、潘塘出發,並列向西北方向的徐州、蕭縣之間開進,將敵人咬住,進行側擊追殲。

已經進入徐州城中的渤海縱隊,隻留一個師在城內進行警備,另兩個師立即出城,對逃跑中的敵人進行尾隨跟蹤,趕上了就殲擊。

華野二縱和十縱從宿縣地區向永城方向前進,將逃跑的敵人迎頭截住。

華野十一縱由固鎮西南地區全速向渦陽、亳州地區前進,在阻擊敵人南逃的方向築起第二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