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外婆

兒時的生活給了我對美食的渴望,成人後,一個人在世界各地,對喜愛的食物不斷嚐試,盡可能閱盡人間美食,而且身體力行,相遇各國美食高手,創造出自己的美食。

小時候,我遇到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她是同街的鄰居,我跟著她家的孩子叫她外婆。外婆姓什麼,從未得知。我家和整條街都是工人階級普通老百姓。她家的背景跟我家不一樣,據說她是南岸那一片地區最大的地主婆。

外婆不住我們的大院子,住在院子旁單獨一幢有五六個正房帶花園的房子。外婆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銀行家,也在銀行當職員,女婿在解放之後積極地捐出財產來,政府把他調到食品公司當一個小頭頭,女兒仍留在銀行做職員,兩口子和外婆一起生活,兒孫成群。二女兒、三女兒都嫁給了解放軍進城的高級幹部,有一個是部長級。外婆成分不好,但是她的女兒嫁給了高幹,每次運動,鬥得再火,誰也不敢到她門前造次。這種半紅半黑的身份,讓鄰居們不愛跟他們家往來,離得遠遠的,外婆一家也一樣分外小心。

我年小不懂世事,喜歡往他們家跑,他們也喜歡我。我是一個非婚生孩子,身邊每一個人都知道,現在想來外婆一家當然也知道,就我不知道這個秘密。周圍人不理我,看不起我,拿臉色給我看,甚至謾罵或體罰我,我家裏人對我也很冷淡。有人喜歡你,你自然就會靠近這人。他們家有兩個好:一是他們家書特別多,可以隨便讀,有些書也可借走,讀完後還;二是外婆是個美食家,以前都是花錢請最好的廚師,解放了,不敢請人了,她就自己做。外婆是個小腳,可一點不影響她在廚房裏做事。她手眼靈活,不像六十好幾的人,長發盤起來,後來剪成一頭齊耳短發,灰白,衣服總穿棉布的,老式的民國樣子,看上去幹淨利落,卻是溫柔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