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娘對紅蘇有知遇之恩,以致紅蘇總是見縫插針地歌功頌德,寧歆歆自然明白她話裏的娘娘是誰,便調笑道:“我阿娘當年就是這般評價你的吧?”
“對啊,太子妃您真厲害,失憶了也能猜出來,”紅蘇撓撓頭笑笑,“還有一條就是,我覺得我們倆有緣分。您看啊,我叫紅蘇、她叫紅露,都姓紅。”
都姓紅可還行?
“太子不是說選了一批人,怎麼就挑了一個回來?”怕人聽見傷自尊,寧歆歆又把音量壓低了些。
“人多了,菜不就不夠分了嗎?”
“你這小算盤,打得真是劈裏啪啦響。那你現在不要人,之後忙起來了有你受的。”紅蘇現在的主子可是有兩個。
“不會,之前在北鉉,我不光要照顧您起居,采買管賬燒火沏茶這些都也是我一個人做,而且”紅蘇狡黠一笑,“雖說我現在還有太子這個主子,但是太子從來不要丫鬟伺候的,隻有一個趙嬤嬤管內院,貼身伺候的都是小廝。”
寧歆歆眉頭一皺,“你怎麼知道的?”
“硯青跟我說的。”
入了太子府不過兩日,竟連這個都打聽到了,紅女士的社交能力還挺強。
中午梁彥昭頂了胃,晚上的飯得做得更仔細,寧歆歆站在砧板旁構思了一下晚上的菜譜。
先把粥煲上,小米淘一遍放進砂鍋,墩在小火爐上,塘裏填鬆木、起小火慢慢熬煮。
紅蘇不用燒火,卻也閑不住,端起淘米水就打算潑出去。
“淘米水別倒,我有用。”寧歆歆連忙喚住她。
“哦哦,知道了,”紅蘇退回來,“太子妃,淘米水有什麼用嗎?”
“洗臉啊,洗頭啊都行,美容護發。”寧歆歆正在切一個老南瓜,隨口答道。
其實淘米水還可以做肥料,媽媽有段時間喜歡自己發酵淘米水,用來給陽台上的幾盆油菜施肥,那個味兒實在太衝了,簡直能跟網購的發酵雞糞打個平手。
把切好的老南瓜上鍋蒸,這次要用到大鐵鍋,紅蘇準備過去燒火,卻被紅露搶了先,“紅蘇姐姐,我一個人可以照顧兩個灶的,你休息吧。”
還有這種本事?點不著火的現代人寧歆歆表示厲害厲害。
寧歆歆扔給紅蘇一截藕棒:“那你刮藕吧。”
紅蘇拿起把刀去皮,下了兩刀就被寧歆歆叫了停。
“按照你這削法,一斤藕得去半斤皮,”供給太子府的藕十分幹淨,削皮走個過場就行,寧歆歆拿了根四角竹筷子給紅蘇,“來,用筷子刮,刮完切成丁泡水裏。”
趁著紅蘇處理藕,寧歆歆磕了十個雞蛋打勻,準備做玉子燒。其實她跟梁彥昭並吃不了那麼多,但是廚房裏站了倆,窗戶台上還趴著好幾個呢,吃飯這種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她也樂得分給大家嚐嚐鮮。
取一塊雞腿肉剁成泥,一把小青菜、小蔥剁碎,攪在一起放上一點點鹽,把這些都拌進蛋液加一點點胡椒麵提味。
到了卷厚蛋燒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現在沒有專門做玉子燒矩形小煎鍋,隻能靠鍋鏟強行定型,還好寧歆歆是老手了,最後做出來的成品雖然翻車,卻不嚴重,把兩頭切掉之後也還能看。
寧歆歆看著裝盤後的玉子燒,突然想到,改天可以讓老梁做個玉子燒專用鍋。
這時南瓜已經蒸好了,取出來把瓤刮出來,棄皮,用勺子柄碾細後放進小米粥內接著熬煮,見水還熱著,寧歆歆又把先前蒸好的饅頭花卷放上了籠屜,靠餘溫熱上一熱。
做完這些後起了鍋熱水焯藕丁,用焯水的間隙調糖醋藕丁的醬汁:一勺醬油、兩勺陳醋、三勺白糖、一小撮鹽拌勻;另取一碗調澱粉水。
熱鍋涼油,油熱後加入焯好的藕丁,翻炒幾下加入糖醋汁,然後加入水澱粉,大火快炒幾下,出鍋撒一點蔥花即可。
寧歆歆吩咐紅蘇把做好的飯菜裝進食盒,留下了半盤子藕丁和大半盤子玉子燒就離開了廚房。
“紅露,你在前麵帶路,我們去鍛造房找太子。”寧歆歆說罷又回頭看向紅蘇,“別不舍得給別人吃,少誰的也少不了你的,記得給紅露留點兒。”
主仆二人行至鍛造房裏,便看見周揚在煉鐵,脫去了外衫還熱得一頭大汗。
梁彥昭坐在一旁的圈椅上,手上還捧著盞茶,腳邊有個不大的木盒,想來應是他做好的砂模。
這麼一看,梁彥昭好像是個地主老財梁扒皮。
寧歆歆站在門口輕笑出聲,傍晚的霞光在她身上鍍了一層淺淺的金色,她喚道:“遇明,回去吃飯了。”
梁彥昭放下茶盞,對她一笑:“就來。”
原來成親是這般滋味,柴米油鹽,煙火羹湯,她立黃昏,言說飯菜已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