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奶黃包(1 / 2)

寧歆歆午睡醒來便回了太子府, 剛下了宮裝換上便服,便見紅蘇跑進來稟報,說是趙嬤嬤的兒子要提前來接人, 大約酉時前後便會離府, 趕著回家用晚膳。

若是之前, 寧歆歆現在大約要找身男裝預備著出府逛街了,但是今日聽皇後講了那些過往, 她對趙嬤嬤的心思卻複雜起來。

怕, 倒還是怕的,但是, 若無趙嬤嬤,她便遇不到這樣好的梁遇明, 是以又平白生出了許多感恩之情。

梁彥昭和皇後定不會少了賞賜, 寧歆歆思來想去, 還是束起攀膊去了小廚房,準備給趙嬤嬤蒸一籠壽桃包,下上碗長壽麵。

雖說兩樣麵點都要和麵, 卻不能圖省事和上一盆。常言道軟麵餃子硬麵湯, 壽桃包得用發麵, 麵要更軟些;長壽麵是“一根麵”,講究個勁道彈牙, 要和硬一些,還得是死麵。

且,同樣是發麵,壽桃包因著要造型,與之前做發麵饅頭的步驟又不一樣,須得省去二次醒發的步驟, 免得表皮起了凹斑不好看。現下時間緊、也不好出錯,寧歆歆拿起裝了麵引子的陶罐又放下,最後還是叫出係統買了現成酵母粉。

想到豆沙餡、棗泥餡都太過常規、無甚新意,寧歆歆把內餡定為了奶黃,總歸也不難做,雞蛋、牛奶、白糖、白麵一處攪勻,拿黃油炒成型便好了。

擀開劑子用虎口包包子,成型後拿手捏尖,取片厚些的竹篾印上道口子做出桃子狀,再貼上菜汁和麵的綠葉,最後於桃子尖處刷一點煮開的花汁。

為人做壽,九這數字比較吉利,但寧歆歆準備的料有些多,為了顯得精致些,壽桃包個頭也沒很大,眼下還剩不少料。

她下手擀皮,不多時包出來了幾個綠鼻子、綠耳朵的豬豬包,不倫不類卻又有點可愛,送給老梁。

趁著壽桃包發酵的時間,她又和一盆麵,勁兒上得足足的,略微抻了幾下刷油盤起來備用。

麵是用了陽春麵的做法,豬油、醬油潑上滾燙的高湯,最後點上香蔥,臥進了一個渾圓的荷包蛋。

兩樣做完,剛好趕得上趙嬤嬤挎起包袱出府。

寧歆歆現下一身油煙,又是府上女主人,自是不方便親自去送食盒,便遣了紅蘇、紅露同去,叮囑二人一定將話說得場麵些、好聽些。

二人應是,拎著食盒、在府門處遇到了方欲上馬車的趙嬤嬤。

紅露跑得快,上前一步道:“嬤嬤請留步。”

“怎的了?”看她兩人冒冒失失,趙嬤嬤臉色便沉了下來。

紅蘇提著食盒緊跟其後,福了個禮,笑道:“還望嬤嬤莫怪,是太子妃做了幾樣吃食著我二人給您送來。太子妃說了,您生辰的正日子不在府上,隻能提前送了。祝嬤嬤生辰喜樂,福壽綿長。”

又笑著補充:“嬤嬤,太子妃做這長壽麵隻有一根,您吃的時候可莫要咬斷呢。”

紅露也道:“麵剛出鍋,嬤嬤趁熱吃才好。”

這二人走遠,趙嬤嬤又盯著府門看了會子,不知是在想些什麼,還是聽見她獨子段武催促“娘,該上車了”,方才回神道:“誒,就走了。”

段武駕起車,語氣不悅,“剛剛那倆丫頭瞧著麵生,應該是北鉉過來的吧,嘴上不實誠。說什麼太子妃做的吃食,金尊玉貴的主子,如何能夠做這活兒?”

趙嬤嬤打開食盒,裏麵是碗瞧著樸素卻香味逼人的壽麵,還有一碟造型惟妙惟肖的壽桃包子,這般巧思,閶都難見,隻能是出自那人之手,她沒有解釋紅蘇二人的身份,隻說了句:“確是太子妃做的。”

“哦?”段武疑惑了聲,不知是信了還是未信,隻認真駕車不再言語。

食盒第一層便是那九個壽桃包子,模樣惟妙惟肖,頂上尖尖泛著淺紅色,下邊兒還粘上了兩片劃了脈絡的綠葉,瞧著便喜人,使手一探還是滾燙的,歸家路途不算太遠,便先放著,家裏的孫子、孫女定會喜歡。

再掀一層,便是紅蘇所說的“一根壽麵”了,清湯裏帶了醬色,麵上綴著翠綠的小香蔥和或大或小的油花,蔥香、湯香、醬香、板油香味交織一處,很快便充滿了不算寬敞的馬車車廂。

趙嬤嬤拿起食盒裏的竹筷,在車簾之內挑起一根麵,麵不算細,但入口爽滑、韌性十足、頗為彈牙,定是在揉麵時下了大功夫,醬油鹹、豬油香,混在一處便是頂頂美味的鮮湯,裹著麵,包著暖,熱氣熏騰間,趙嬤嬤品到的是滿足與動情。

她聽了紅蘇的指點,含著麵不肯咬斷,小口小口吃著,半碗入腹,方打起車簾遞出碗筷:“我兒,太子妃賞的吃食,你也嚐嚐。”

“娘,這麵不是不能咬斷嗎?您咋還分給兒子吃?”

“傻孩子,娘的福壽分你一半還不好?”

——

“哎呀,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