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此被人扔了一頭、一脊背的牛糞,渾身臭烘烘的,隻好返回天華寺,清洗汙垢,更換衣服。正當他用木棍從僧衣上往下刮牛糞的時候,方丈和尚走了過來,問他:“契此,你衣服上怎麼沾上了牛糞?”
麵對愁人說憂愁,說到憂愁愁煞人。
雲清和尚一句話,正問到了契此的傷心處,所以,他未曾開口,委屈的淚水先流了下來……
等雲清和尚弄清了原委之後,問契此:“契此,若是你當場抓住往你身上扔牛糞的人,你會打他嗎?”
契此搖搖頭。
雲清再問:“你會罵他嗎?”
契此再次搖頭。
老和尚第三次問道:“雖然不打不罵,可是,你心裏憤恨那些無緣無故辱沒你的人嗎?”
這次,契此說話了:“師父,我恨,我恨極了!我對那些不分青紅皂白、隨意侮辱他人的人,恨之入骨!”
雲清和尚輕輕搖著頭說:“契此,你錯了。你要知道,一念嗔恨心,火燒功德林。你對眾生心懷怨恨,如何能增長福慧呢?一個修行人沒有福慧資本,如同一個遠行的人沒有飲水與幹糧,如何能到達目的地呢?”
“可是,師父,”契此說,“他們忠奸不分,善惡不辨,以侮辱別人為快樂……麵對人們的惡語相向,我該怎麼辦?如何擺脫這種令人難堪的局麵?”
雲清和尚嚴肅地說:“擺脫,就是逃避。人生,任何事情都要直麵相對,要直下承當!所以,你不但不能嗔恨眾生,還得發自內心地憐憫他們,寬容他們。麵對憤恨與加害,你要麵帶真心真意的微笑。”
契此苦笑著說:“師父,這也太難了吧?如何能做得到呢?”
雲清和尚不答反問:“契此,你從僧衣上刮下的牛糞放到哪裏去了?”
“放在地上了。”
“你洗過頭的汙水呢?”
“灑在地上啦。”
這時,老和尚指著腳下的大地說:“大地寬厚,無論什麼塵垢都能容納。就算你把牛糞、屎尿、膿血等最為汙穢的東西強加於它,它也平靜地接受,並且毫無悖逆之意。所以,我們的心要安忍如大地,寬宏如大地。佛經上說,彌勒佛為菩薩的時候,常施一切樂,不殺不惱他,忍心如大地。”
契此低頭看著自己弄到地上的汙垢,若有所思。不知過了多久,他依舊垂著頭問道:“師父,菩薩六度法門中的忍辱行,應該就是宏忍如大地吧?”
無人答應。他抬起頭,哪裏還有老和尚的身影。眼前一片空空蕩蕩,好像雲清方丈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
契此再次審視腳下的大地。
它厚重,負載山川草木萬物,無論鮮花野草,不管臭蟲跳蚤,它一概默默接納;它寬宏,任你豬拱雞刨牛羊踐踏,任你鼻涕吐痰拉屎撒尿,它自安然不動。
契此忽然明白了:忍辱,之所以能受他人的侮辱、傷害而不生嗔恨心,關鍵是自心不動!也就是說,心安住於法理上,就能產生堅韌不拔的意誌力,就不會被外來的煩惱所動搖。忍,看似柔弱,卻內在剛強,無限的忍耐,就是無限的剛強。能忍不可忍,經曆萬般苦惱而內心不變初衷,福慧可得,道業可成,就能覺悟無上菩提!
契此心中豁然開朗。
契此勇敢地走向了外麵的世界。人們依舊毫不留情地諷刺他、挖苦他,他的心如如不動,所以臉上依舊能保持和善的微笑。他時常平白無故地遭人白眼,莫名其妙地被人謾罵,他不惱不怒,仿佛是沒心沒肺的石頭人一般。
當然,契此不是沒心,而是不動心。因為心靈安住在湛然不動的空明境界裏,他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寧靜和安謐。而這種安詳、清淨所帶來的身體放鬆與心理愉悅,又是人間任何娛樂、快感都無法企及的。
從此,契此真正成了一個笑麵菩薩。
一天,契此正在路邊的一塊稻田裏彎腰除草,忽然,“撲通”一聲,一個黑乎乎的東西落到了他麵前的稻壟裏,飛濺起來的泥水弄了他一臉一身。
是一隻草鞋,一隻沾了一大坨泥巴的破草鞋。一隻破草鞋無論沾不沾泥巴,都不會自己飛過來。果然,路上站立著一個滿臉壞笑的年輕人。他說:“和尚,聽說你專門愛找破鞋,所以我送給你一隻。”
契此當然知道年輕人是借破鞋來挖苦自己,但他依然雙手合十,滿臉堆笑,真誠地說道:“謝謝您的布施。一隻破草鞋看似沒有用處,但放入田地之中,卻是上好的肥料,能使稻穀豐收。我要將寺田收獲的功德回向給您,願三寶加庇於您,福壽安康。”
說著,契此不卑不亢地將破草鞋塞進稻田裏,繼續彎腰拔草。
年輕人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他尷尬地愣了一會兒,沒趣地走開了。不過,他很是不甘心,招呼來幾個在路邊玩耍的兒童,在他們耳邊說了些什麼。於是,頑童們衝著契此唱道:
一隻破鞋沒有對,花和尚愛聞騷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