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天複二年(公元902年)八月十四日,剛剛被晉封為越王的錢手下武勇右都指揮使徐綰發動兵變。衢州刺史陳璋暗暗容納收留叛將,溫州將領丁章也驅逐錢任命的刺史朱敖,就連小小的奉化,一個街頭混混出身的鎮將也把縣令趕走,自己坐上了縣衙正堂。這個胸無點墨的鎮將,如何懂得吏治經濟?一切以他的好惡為標準,隨意變更政令,任性胡來,把一個好端端的奉化縣,弄得亂七八糟,烏煙瘴氣。人們怨聲載道,卻也無可奈何在那個歲月裏,誰握著刀把子,誰就是天老子。
不曉得什麼原因,這位鎮將最不待見和尚。這一天,他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領著一群如狼似虎的兵丁,直奔城外三裏處的嶽林寺而去。
那時候,或有護法布施,或是官府劃給,嶽林寺擁有縣江兩岸大片肥沃的土地。而且,海邊的嶽林莊,更是富甲一方,上千畝水田,數萬畝山林,還有大片海塗。若是能驅散那些百無一用的僧人,將那些財產歸入自己的帳下,每年都會有大量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淌來……
鎮將對嶽林寺的財產早已垂涎三尺,因為原來有縣令百般阻撓,一直未能得逞。而今他想:老子有刀有槍,手握生殺予奪大權,看誰膽敢阻攔老子的鋒芒!
雞飛狗跳聲中,鎮將一行出了城門,遠處綠樹掩映、殿閣隱約的嶽林寺已經遙遙在望。然而,這時,前麵的隊伍忽然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鎮將打馬上前,發現是個大肚子和尚阻住了去路。
那和尚袒胸露腹,頭下枕著一隻布袋,仰麵躺在道路中央。
不用說,他就是布袋和尚。
鎮將用馬鞭指著他喝道:“大膽和尚,竟敢阻攔本將軍的隊伍!快快滾開,不然,老子戰馬的鐵蹄將踏破你的肚皮!”
然而,盡管鎮將的吼聲如雷,震天動地,那布袋和尚卻一動不動,也不知是睡著了,還是死了沒氣了。
鎮將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子,真的驅使戰馬向前,去踩踏躺在地上的布袋和尚!
良馬見鞭影而奔。何況鎮將騎的是一匹訓練有素的戰馬,何況戰馬又挨了鞭子,它嘶鳴一聲,奮蹄向前衝去……
布袋和尚的肚皮雖大,畢竟是血肉之軀,如何能經得住馬蹄踐踏?眼看就要肚破腦裂,喪生於鐵蹄之下
突然,就在馬蹄即將踏到布袋和尚之時,戰馬發出一聲驚恐的嘶鳴,前蹄人立起來
“嘭!”
騎在馬上的鎮將反而被猛然掀了下來,摔得頭暈眼花,半天才爬了起來。他把滿腔怒火都向戰馬撒去,罵道:“畜生,你竟敢摔老子!”他高高揚起鞭子,就要抽打馬匹
這時,布袋和尚卻說話了:“它既然是畜生,你怎麼與畜生一般見識?”
鎮將聞聽此言,暴跳如雷,說:“好哇,我還沒找你算賬呢,你竟敢在老虎屁股上蹭癢癢,先來罵我!”
布袋和尚嗬嗬一笑,說:“我不是罵你,而是提醒你。你說馬是畜生,畜生自然不懂你的心思。你摔下馬來,卻找它撒氣,豈不是連畜生都不如嗎?”
鎮將氣得渾身哆嗦,卻又無理可說,便破口大罵。布袋和尚那些已經過世了的祖宗三代,若是地下有知,也一定會被罵得躺臥不安,朽骨直響。然而,布袋和尚卻一聲不吭,依舊一張笑臉看著鎮將,好像津津有味地觀看街頭小醜表演一樣。
罵著罵著,鎮將忽然感到,自己在這個笑眯眯的和尚麵前,像是耍把戲的猴子。漸漸地,他聲音低了下去,最後完全停了下來。
這時,布袋和尚總算開口了,問道:“你好像很氣惱,是在罵誰呢?”
鎮將差點背過氣去!他謾罵了半天,這個傻和尚不但毫不動心,似乎連一句都沒聽進去。試想,還有比這更氣人、更悲哀的嗎?他惡狠狠地說:“我當然是罵你呢!我罵你怎麼樣?你敢還口嗎?”
布袋和尚笑著搖搖頭說:“我不罵你,我們出家人有戒律,不能惡口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