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說親事滿月之禮(3 / 3)

能給庶出的兒子配個書香門第的姑娘,章郡王並不反對,更別說鄭家和老五還是穿一條褲子的。

章郡王妃點頭,“那我明兒問問老七和漢陽的意思,旁人家都是父母做主了,王爺倒是開明,還要問一問孩子。”

章郡王脫下了帽子,“他自家答應的,好不好的,以後不能賴老子。”

第二日,章郡王妃先叫了漢陽縣主過來,說明了情況,“我養了你們這麼多年,說把你們完全當成親生的,這是騙人的話,但我也希望你們好。老七的身份在這裏,婚事高不成低不就,好一些的人家,可能嫌棄他是個庶子,那些貪圖咱們家門第的,定然也不能要,不如找個以後前景大一些的。你是他親姐姐,你們自己商議商議,要是覺得合適,我去回你五嬸子的話,要是不合適,再看別的吧。”

漢陽縣主忙道,“母妃言重了,您對我們好,我們心裏都有數,多謝母妃為我們操心。”

漢陽縣主陪著章郡王妃說了一陣子話,轉頭就去問弟弟的意思。

趙宏俊聽說給他說親,紅了紅臉,“母妃和姐姐做主就是,不用來問我。”

漢陽縣主看了他一眼,“鄭姑娘的爹是個六品官,她兄長是長樂姐姐家的姐夫,你見過的。她爹和五叔關係特別好,五嬸子就來問兩句。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去回了。”

趙宏俊不再臉紅,他坐下來了漢陽縣主道,“姐姐,我自己的身份我知道,六品官家的女兒,我有什麼好嫌棄的,我比五殿下差了十萬八千裏,五皇子妃的娘家才隻是個五品呢。門第我不挑,隻要,隻要能對母妃和姐姐好就行。”

漢陽縣主笑,“我以後又不跟你們常住,對你好就行。母妃那裏,能和嫂嫂們一樣孝順,不差了禮數就可以。”

趙宏俊又紅了臉,“姐姐看著辦吧,我去紮馬步了。”

說完,他起身就走了。

漢陽縣主急的在後頭攆,“你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啊?”

趙宏俊停了下腳步,“姐姐說好就好。”

漢陽縣主又喊,“那我不答應了。”

趙宏俊差點栽了個跟頭,回頭看了一眼,“姐姐!”

漢陽縣主笑,“我曉得了,我答應了。”

章郡王妃得到消息後,立刻和章郡王商議,章郡王讓她等郡主府孩子滿月後再去提親,也不用找旁人了,就找老五家的做媒人吧。

辦過了洗三,劉悅薇安心在家坐月子帶孩子。鄭頌賢給孩子取了個小名兒,叫沛哥兒。劉悅薇把鄭頌賢攆到學堂裏去了,每天下學後,他是第一個衝出學堂的,回來後再不像以前那樣一頭紮進前院書房。他把龐世淵一個人丟在前院,自己跑回房抱孩子去了。換尿片,拍嗝兒,熟練的很。

鄭頌德一時半會走不了了,一來侄子還沒滿月,二來妹妹的親事還沒著落呢,第三,他想把京城這邊多逛逛,看看回去了能多置辦些產業。

劉悅薇已經挪回了正房,二月底的天,還涼的很,鍾媽媽讓人把屋子看的嚴嚴實實,每天隻開兩次窗戶透氣,早晚各一次,開窗戶的時候,把郡主和沛哥兒挪到西屋去。

劉悅薇上輩子有帶孩子的經驗,沒需要多費功夫,就摸透了沛哥兒的小脾氣。這孩子粘人的很,才幾天的工夫,就認得親娘了。每隔一個多時辰,他就要吃奶。伍嬤嬤把自己的看家本領都拿了出來,每天做了些湯湯水水送到上房來,既要讓郡主奶水充足,又不能堵奶,還不能讓郡主發胖,最好能利用月子期間,把郡主養的有紅似白的。

還沒等沛哥兒滿月,劉悅妍要搬家了。劉悅薇自己去不了,讓林檀姝備了一份厚禮,打發鄭頌賢去喝喜酒。魏氏近來真是忙的不可開交,兩個女兒家裏輪著辦喜酒,元寶小,她可不就得親自去幫襯。

剛忙過了大女兒搬家的事情,沛哥兒終於滿月了。

郡主府大開宴席,上次搬家時來吃過酒席的人家這回也都來了,前後院加起來開了近四十桌席麵。劉悅薇出了月子,打扮的利利索索的,沛哥兒也包的整整齊齊,娘兒兩個一起在人前亮相。

二公主打趣劉悅薇,“長樂妹妹生個孩子,反倒變美了。”

劉悅薇也和她開玩笑,“昌平姐姐再生一個,保證能變得更美。”

眾人看了看沛哥兒,都一個勁兒的誇好。劉悅薇抱著孩子在人前溜了一圈,趕緊又回了房。孩子還小呢,不能總是在外麵喝風。

今日幾位皇子公主都帶著家眷來了,送的禮一個比一個厚。

大皇子近來有些蔫蔫的,過了年到現在,他還沒正經辦過一件像樣的差事呢。再看二皇子,近來頗有些意氣風發。皇帝給他的好幾樁差事,他都能辦的妥妥帖帖,很得皇帝看中。

朝中有人猜測,難道陛下要廢長立幼?可皇帝一改往日初一十五去皇後那裏的老規矩,每隔三五天都回去歇一夜,雖然不是次次都要水,至少說明皇帝是越來越看中孫皇後了。

反觀周貴妃那裏,以前獨得盛寵的周貴妃,一旬才能得一回傳喚。周貴妃原就不是個有城府之人,氣的沒少背地裏咒罵皇後。既然要做賢良人,老了老了,怎麼又爭寵起來了?呸,不要臉!還是一國之母呢,天天勾著男人去她宮裏。

不管周貴妃怎麼不服氣,皇後是真的複寵了。也不能叫複寵,皇後一輩子就沒受到過太多的寵愛。她有嫡長子,該有的尊榮都有,她好像一直不大在意皇帝寵愛哪個妃子。

後宮的妃妾們都酸溜溜的,可誰也不能說什麼。帝後和睦,是社稷之福,誰也不能勸皇帝不要對皇後好,去寵愛妃妾,那真是要被天下讀書人罵死了。

眾人又迷糊了,既然看中孫皇後,怎麼又冷落大皇子?連大皇子也迷糊,難道我不是母後親生的?可自己和母後長得很像啊。

於是,宮中就出現了這樣一幅怪現象,大皇子不服氣二皇子,孫皇後壓著他不許他鬧事。周貴嫉恨孫皇後,二皇子勸親娘莫要和皇後硬頂。

不光是皇帝,滿朝文武都時常歎息,上天不開眼,要是二皇子是孫皇後的兒子,那該多好啊!

但這世間的事兒總是沒有那麼齊全,李太後看的最明白,要是二皇子是孫皇後的兒子,皇帝怕是要不安心了。

李太後管不了那麼多,她在宮裏腥風血雨幾十年,如今雖然做了太後,卻從來不去插手孫子們之間的事情。李家想要長盛不衰,還是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