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裏, 劉悅薇和妹妹說得異常親熱,劉悅蓁還抱著福姐兒玩了好一會子 。
人的心就是這麼奇怪,原來劉悅蓁說不想要孩子,可自從知道陸銘吃藥了, 一時半會可能會沒孩子, 劉悅蓁卻忽然開始期盼孩子了 。
可她又擔心陸銘吃藥傷了身子, 會影響孩子, 又有些不敢要,總是這樣糾結 。
現在見到玉雪可愛的福姐兒,劉悅蓁十分喜愛 ,調皮搗蛋的連哥兒她也很喜歡,一見麵就帶著兩個孩子在屋裏玩開了。
福姐兒已經能跑能跳,話也能說很多 。
劉悅蓁雖然沒孩子, 帶孩子卻是一把好手, 抱著福姐兒和連哥兒,給他們講故事,又教他們數數,兩個小孩和三姨玩的非常高興 。
等到了吃飯的時間, 劉悅薇和上次迎接林檀姝一樣,擺了兩桌酒席, 姐妹三個在後院帶著孩子們一起吃飯 。
劉悅薇問妹妹,“我給你準備了一棟三進的宅子,妹夫以後是住在軍營裏還是住在城裏?”
劉悅蓁擺手,“不曉得, 隨他吧 。我忽然來鎬京,也沒事情做,兩位姐姐要是有什麼忙不過來的, 隻管叫我 。”
劉悅薇仔細打量她,發現妹妹和以前並沒有太大變化,想來在陸家應該是過的還不錯,“你在陸家,感覺怎麼樣?”
劉悅蓁笑了笑,“公爹從來不管我們,我們兩房雖然都住在伯爵府裏,但其實是分開了的 。大嫂管她那邊的,我們這邊的單獨走賬。家裏人少,倒沒有什麼矛盾 。”
劉悅薇點頭,“親家老爺是個寬和的長輩,不然也不會任由你們胡鬧這麼久 。你們離開了京城,妹夫在軍營忙碌,平日裏你要是沒事做,也給你公爹做些衣衫鞋襪。他一個人在京城,唯一的兒子不在身邊,也乖不容易的 。”
劉悅蓁嗯了一聲,“我曉得,二姐姐放心吧 。二哥說了,等以後他的品級再往上升一升,就讓公爹告老,跟我們一起住 。”
這是陸家內務,劉悅薇不好插嘴,“你先把自己日子過好,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咱們都住的近,有事情了,不拘是找我還是找林姐姐都行 。”
姐妹三個絮絮叨叨說著閑話,算是給劉悅蓁夫婦接了風 。
陸銘在自家宅子裏歇了一天,五皇子親自帶著他去拜訪韓總督 。
韓總督不敢拿大,親自出來迎接,“什麼風把殿下吹來了 。”
五皇子很客氣地抱拳,“本王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表弟年紀小,忽然一個人來西北,我把他送來給韓將軍。”
陸銘立刻照著官場上的規矩行禮,韓總督看了看眼前的年輕人,“你是陸家二郎?”
陸銘大聲道,“正是晚輩 。”
韓總督嗯了一聲,“起來,讓我看看你的功夫 。”
說完,韓總督給身邊的副手使了個眼色,副手隨手扔了件兵器給陸銘,兩個人立刻叮叮咚咚打了起來。
五皇子退到了一邊,微笑著看向正在比劃的二人 。
韓總督道,“殿下莫怪,下官想看看此子的資質 。”
五皇子連忙道,“韓將軍客氣了,人送到了韓將軍這裏,怎麼教導全憑韓將軍,本王不懂軍務,也就是看個熱鬧 。”
那邊兩個人打了一會兒就分開了,韓總督點點頭,“拳腳功夫倒是不錯,不過戰場上不光看武力,還要看謀略。”
說完,韓總督帶著陸銘進了屋裏,對著牆上的軍事與圖考較了他一些問題 。
陸銘雖然沒上過戰場,但從小陸二老爺就喜歡教他這些東西,說起理論來,絲毫不輸人 。
韓總督一眼就看出他缺乏實戰經驗,對五皇子道,“殿下,讓他去守邊城吧 。在城裏待著,他長進不了 。”
五皇子點頭,“聽憑韓將軍安排 。”
兩個人幾句話的工夫,就把陸銘安排好了 。
這句安排頓時又打亂了劉悅蓁的計劃,邊城離鎬京遠的很,陸銘去了邊城,她自然也要跟著走 。
軍令如山,陸銘接到韓總督的命令後,當天連家都沒回,直接奔赴邊城 。
劉悅蓁當機立斷,這邊的宅子仍舊留著,她稍微收拾點東西,帶著幾個人,準備出發 。
臨行前,劉悅薇拉著一車東西過來找妹妹 。
劉悅蓁嚇了一跳,“二姐姐,你買這麼多東西做甚?”
劉悅薇笑道,“你才來這裏,不知道邊城的厲害 。等到了冬天 ,那邊冷的滴水成冰。很多東西在邊城都買不到,你不提前備好了,到時候就要抓瞎 。我給你找了兩個在邊城生活了好多年的人,把她們帶上,去了那邊一定要把宅子準備好,照看好妹夫 。”
劉悅蓁抱住她,“有二姐姐在,就跟娘一樣 。”
劉悅薇摸摸她的頭發,“好了,別撒嬌,讓我看看你準備的東西 。去了那邊,你是有品級的郡主,要和當地的誥命們和睦相處。文武殊途,邊城文官們之間事情,你們千萬莫要摻和進去 。”
劉悅蓁一一記在心裏,她活了十幾年,雖然說去的地方多,但作為官太太,她還是第一次自己獨立生活 。
在鎬京又逗留了兩天,劉悅蓁帶著滿滿兩車東□□自出發前往邊城 。
陸銘夫妻走後,五皇子和鄭頌賢等人繼續忙的腳打後腦勺 。
城外的鎮子已經擴建兩次了,人越來越多,貨物的品種越來越多,每天的交易量都十分龐大。
為了適應貿易需求,漸漸出現了規模化的商隊、貨棧,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再是獨來獨往,而是成群結隊往這邊來 。
不光城外的鎮子擴建,連鎬京城內也一再擴建 。原來隻有城中心人多一些,其餘偏遠地方人少房矮 。
現在鎬京城中心已經變得寸土寸金,鋪麵都被一些有實力的大商家占領,稍微次一等的,就往周邊延伸。現在連城牆邊的犄角旮旯裏,都住上了人 。
為防止房屋價格飛漲,加大普通百姓生存難度,鄭頌賢和龐世淵想了許多辦法,比如宅子大小規格 。
朝廷對不同的人住什麼樣的宅子一直都有規定,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民不舉官不究。現在鎬京城內居住緊張,鄭頌賢就不能再讓一些大商家在城內建大宅子了 。
你有錢,可以,城外建莊園去吧,隨便你建多大,城內不行,你是什麼身份就要住多大的宅子 。
再者就是房屋交易,你趁著低價時買了房屋,想等漲價了賣出去掙錢?想的美!
你二百兩買入,如果四百兩賣出,你以為你掙了二百兩?做夢吧,原來的房主有權力來問你要這二百兩銀子 。
這條政令一下,那些想靠著房屋發財的人頓時都偃旗息鼓,忙活一場給別人幹的,誰還願意辛苦啊 。
除了房屋,還有就是田地 。
鎬京城的繁榮,導致周邊的田地價格也跟著上漲,為防止一些有錢人大量收購土地,鄭頌賢對田畝交易這一塊抓的很嚴 。你買的田地越多,過契書時交的稅更多 。農業是周朝的根本,若是有人因為在城裏掙了錢就把田地荒廢,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為了讓普通百姓不因為鎬京城的忽然繁榮而活不下去,師兄弟兩個可謂是嘔心瀝血 。
五皇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每逢給皇帝上奏折時,都會把這些辦法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