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四十五年的春節,朱見深在黃金城度過了一個炎熱的新年。
這裏的時間要比大明晚三個時辰,朱瞻基在大年三十的正午,針對全球大明百姓,發表了新年致辭。
不論是中洲,東洲,還是西洲,以及大明在海外各個海島,殖民地,隻要是有條件的地方,都在收音機,大喇叭前麵第一次聽到了朱瞻基演講。
在演講中,朱瞻基強調了大明皇室對於世界各地統治的正統,闡述了皇室為了改善百姓生活水平做出的努力,並且對大明新一年的發展規劃做出了明確的計劃。
除此之外,朱瞻基在這次演講中還宣布,要在明年新年,也就是正統四十六年的新年,舉行大明建國一百周年慶典。
屆時,世界各地的大明宗室,勳貴,都將彙聚應天府,為這次百年慶典同賀。
從朱元璋大明立國,他在位三十一年,朱允炆在位四年,朱棣在位二十年,他在位四十五年,剛好是一百年。
不過,因為立國之年就算了一年,所以要到四十六年的新年,才是真正的一百周年。
朱見深是陪著黃金城的將士們,在軍營裏麵收聽的朱瞻基的演講。
天沒亮他們就已經起床,數萬人聚集在大廣場上麵,共同聆聽幾十個大喇叭裏麵朱瞻基的演講。
朱瞻基的演講持續了半個時辰,結束的時候,剛好太陽初升。
數萬人齊聲歡呼,他們大多數人雖然沒有能見過皇上,但是能夠在廣播裏麵聽到皇帝陛下親口向他們問好,他們依舊一個個激動不已。
特別是一開始,朱瞻基像後世的領導人一樣,對大明各地的將士致以親切的問候,中間也提到黃金城的將士們。
這讓所有人都激動不已,雖然身在距離應天府萬裏之外的西洲,但是他們依舊能感到心在中洲。
朱見深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內心也是沸騰不已。雖然他這個殿下親自前來,但是似乎也比不上陛下在廣播裏麵的依據問候,但他沒有嫉妒,隻有與有榮焉的感覺。
“彭師,你覺得皇祖為什麼能有如此威信?他的威信究竟是靠什麼體現出來的呢?”
彭時沉吟了一下,肯定地說道:“殿下,這是因為體製的作用!”
朱見深也沉思了起來,半晌抬起頭說道:“是的,這是體製的力量!”
對一個龐大的帝國來說,維護統治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強大的武力?清明的吏治?還是活躍的經濟?先進的科技?
這四點非常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應該是一套完善的體製,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從上到下人人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裏,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什麼。
一個皇帝,不論如何雄才偉略,他都是一個人。
他的命令需要人去執行,他的意誌需要人去實現,他的尊嚴需要有人去維護。
隻有有這樣一套完善有效的係統,這個國家的運轉才是正常的。
古代人常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其實就是因為古代人往往不知道這套體製的重要性。
他們隻會最簡單的管理方式,從上到下的施壓,利用武力來維護自己的權威。
這種模式是非常落後的。
個人在這套體製當中,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可能一個英明的國君,就能帶著國家騰飛,但是一個昏庸的國君,就能讓國家滅亡。
特別是在大臣層麵,一個權臣就有可能欺上瞞下破壞整個體製係統穩定。
所以,他們才會認為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但是,朱瞻基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很清楚體製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要超過武力,吏治,經濟,科技。
一套完善的體製,能夠限製每個人的個人作用,又能夠發揮每個人的個人作用。
讓每個人變成體製的一部分,組成個人不能化解的力量,形成勢不可擋之勢。
大臣專業化,這是他們的基礎能力,讓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成為官員之後要做什麼事。
而製度完善後,就能自發限製官員的權力,讓他們隻能在框架範圍內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