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愛與敬的成功學(2)(1 / 2)

曾經和一位下國際象棋的國家隊隊員一起吃飯,他很安靜,說話很少。吃完飯後我們一起議論這種狀態,大家說下象棋的人要不斷修煉得很安靜,因為在下象棋的過程中要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這種境界與祈禱是很相似的。如果你也認為工作狀態應該如同祈禱的狀態,要安靜,你就要尊重別人,在別人進入這種狀態時不要去打擾他,不要大聲喧嘩。因為你這種浮躁會破壞別人的工作狀態,使別人的工作沒有效率,甚至幹不好工作。同時進入了這種狀態的人也要有抗幹擾的能力,不輕易被周圍的笑聲、喧鬧聲、電話鈴聲所幹擾,即使被幹擾後也能很快地重新進入安靜狀態。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我想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工作之前少用手機打電話,多發短信,這樣不容易幹擾自己也不幹擾別人。如果把每一件工作都當成一次祈禱,工作就不光是賺錢養家糊口的手段,工作的過程也會成為一種精神的享受,工作的成果就會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作品,而這種作品是你和上帝一起完成的。說到上帝,我想起《聖經》裏麵的耶和華。耶和華也是要工作的,星期一到星期六,他像一個虔誠的泥瓦匠一樣創造了世間萬物以及人類。我冒昧地想到,上帝本人在工作的時候也是虔誠的,因為工作是實現其意願的唯一途徑。我們的工作模仿的是上帝的行為,這是《聖經》中對工作的最高讚美。

要將工作過程變為一種精神享受,隻有充分領會自己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實現。在我的理解中,工作作為我們人類最有價值的行為活動,它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麵的意義和價值:

工作是一次團結他人與服務他人的努力,也是通過它實現社會價值而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人或者說成功的人的過程。

獲得工作的價值後,你會愛上工作,而工作本身是一次實現愛的努力,因為你通過工作為你所愛的人們提供了有益的產品和服務。

無論你個人通過工作獲得了多麼大的成就,在上天麵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工作是你以此走向永恒靈魂的一個途徑。這一點,你能在連續不斷的工作中,越來越深地體會到。佛教說“業報”,指的就是你活著時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來世得到報應。你目前所做的每一件世俗中的事,都受你的內心深處的動機影響,都與你對永恒的靈魂的領悟有關。崇高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體現了其精神與永恒靈魂的和諧共通。所以我們的每一次工作都應該是一次祈禱,祈禱我們通過工作,朝精神領域又前進了一步。

每當我試圖描述一個潛心工作的人時,我的腦海就會浮現出他專心致誌、寧靜而有力的姿態。我覺得這是人類最美好的姿態之一,他就像在祈禱,表現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我非常願意加入到工作中來,以工作來祈禱獲得更好的工作。

自信是人生第一桶金

經常有人問我第一桶金怎麼來的,從哪裏得到的,有多少。其實每次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時,我都想說,人的第一桶金是自信。即使你沒錢也不要怕,自信就是你的資本。也有人在自信前麵加了一個不好的修飾語,叫盲目自信,我不太愛聽。我說過很多次自我的害處,但我認為與自我有點關係的不多的好東西之一,就是自信。自信當然有自我意識,還有信,相信的信。相信,是正麵的、健康的。要相信自己。一個相信自己的人才會相信他人,相信未來。

一個人不能自卑,千萬不要三教九流地劃分什麼層次,並把自己歸為某個層次來限製自己的能量。我14歲半去蘭州上學,窮得不得了,隻有一條褲子,於是整個學期我都在擔心這條褲子會不會磨破了,破了就慘了,因為我裏麵穿了一條花褲衩。這給我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每時每刻都在擔心這條褲子會破,每次站起來前都要先偷偷摸一下後麵是不是有洞。那一陣我真是自卑極了,因為一條破褲子,走路靠邊,站隊找不好姿勢,完全沒有精神。

我們說一個人有精神,是指他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狀態。表現在對人上他是大度、和善的;體現在對事上他是努力、敢於擔當而不畏困難的。這樣的有精神的人,能夠吸引他人與之交往或者共事。我記得小時候我爸對我特別鄭重地說過兩句話:沒事別惹事,有事別怕事。我若遇到困難,想起這兩句話,就會一下子把身上的能量全都調動起來。我去學校做演講時,也跟大學生們說,這一代大學生,心理上要強大。要能看到我們這個時代缺些什麼東西,然後我們可以做到哪些事情,不要偷奸耍滑,繞到邊上去。軟綿綿的人、奸猾的人,沒有人敢與他搭夥做事。

自信的人敢於說真話,即使真話傷害了他人,別人最終還是會信任你,因為他能把握住你。自信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個性,敢於真實暴露自己的內心。我說的話,都是我心裏想的,不會迎合誰去說。個性是以真實為基礎的。如果你真實,不要怕你的個性被發現。從市場交換來看,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差異交換。你有一個梨子,我有一個蘋果,才能發生交換,如果大家都是梨子,就不會交換了。自信的人敢於拿出自己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