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愛與敬的成功學(2)(2 / 2)

這一點對我最有啟發的是動畫片《花木蘭》。花木蘭的爸爸對花木蘭說:“樹上開的花,每一朵花都是獨特的,你可能是最晚開的那一朵,可是一定是最漂亮的。”這句話說得非常好,是個大道理。現在都講張揚個性,我覺得個性不一定非要有意張揚,還是自然存在的比較好。個性和自我是不一樣的。個性是你客觀存在的特征,你是個誠實的人,是機靈的人,或者說話愛眨眼的人,這些自然出現的個性,是你的標誌。但是一鼓動大家去張揚個性,可能個性就變成一種主觀設定了。他是個短頭發,可是為了表現與眾不同而留一頭長發。而這個個性不是他本身具有的,隻是一種最新的開發和設計。我們可以欣賞他對自己形象的創新,但要說這是他的個性,就不靠譜了。個性是固有的和恒定的個體特征,是彼此了解和把握的依據,要是這個依據都可以隨意設計,人就真的不能信任了。

鈍感的力量

一位特別要好的朋友跟我說,他最近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心思,身上覺得沒有力量,軟軟的,什麼事情也不想做。我和他圍繞著力量和力量的來源談了許多,自己也由此想了許多。

一個健康的人和團隊需要的是什麼力量呢?我想是寧靜的力量、正義的力量、團結的力量、追求真理的力量、愛的力量、科學的力量、仁慈語言的力量??這些力量本身就可以使自己充實。隻有自己充實了才能做好自己的事,而這些力量也會幫助人們做成事。

記得有一次,我與我的同事去參加一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對方突然惡語傷人,暴跳如雷,甚至對我的同事進行人身攻擊,而我的同事隻是安靜地坐著,沒有以牙還牙地謾罵,也沒有離開自己的座位,隻是在那裏有禮貌地坐著。等到對方發泄結束後,有一陣讓對方尷尬的空白,隻有三五分鍾,但當時的感覺好像是過了三五個小時。從對方的眼神、表情中我們看到了他內心的羞愧和不好意思,之後工作和會議又繼續進行著。出了會議室,我對我的同事說:“你做得很好,因為你從心底相信正義的力量、仁慈語言的力量勝過恐嚇和謾罵的力量。這不是軟弱的表現,正是你強大、有力量的表現。”事實上也是如此。

的確,愛的力量一定會戰勝槍炮的力量;誠實品德的力量一定會戰勝欺騙的力量;科學和對真理追求的力量也一定會戰勝迷信的力量。在我們的生活中,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用正義的力量去戰勝邪惡的力量,也隻有用正義的力量才能最終戰勝邪惡的力量,為什麼呢?這背後一定有一個奧秘,總是讓那些無恥之徒陷入自己給自己設計的桎梏中。那些心靈純潔、行為端正的人總是能得到大家的幫助,走進快樂和自由的王國。這也正應了孔子說過的那句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說到力量,我想起許三多。許三多是《士兵突擊》裏麵的男一號,心地單純、做事老實,按照通常的觀點看,幾乎是一個完全沒有力量的人。電視劇熱播後,許三多這個角色成為社會上的熱門人物。《新周刊》為此做了一個專題,叫做《鈍感的力量》。我想這個“鈍感的力量”,其實是對社會大多數人的拚命競爭、聰明勁十足、急功近利的一種反駁,宣揚的就是傻人有傻福。

許三多的人品和行為簡單、善良、誠實,還有做事認真踏實,看起來很傻,其實就是沒有什麼“自我”。在人人都以自我為中心,以複雜化思維方式作為聰明表現的時代,他的“傻乎乎”反倒變成了“可愛”。當人們認為你可愛的時候,你就有福了,因為你有一粒幸福的種子播種在他人的心田了。

覺得傻乎乎的人可愛,似乎在全世界都是共同的,中國有許三多,美國有阿甘。也許有人認為許三多、阿甘天生就傻,他們的可愛是學不來的。一個聰明人已經聰明了,傻不了。即使傻,也隻能裝傻,而裝傻是一種虛偽。我不提倡裝傻,但我認為正常情況下,對某些事情的刺激反應可以稍微慢一點,“遲鈍”一點。你要明白,什麼事情都一觸即發地反應出來,容易犯錯。有些人沒等別人的話說完,就搶話了,這最容易造成誤解,或者觸怒對方。你看有些人,瞪著眼睛看你說話,你以為他聽進去了,他沒有,他在找你說話的間歇來插言,來搶話。他是一個全神貫注尋找發言機會的人,就像一個蹲在路邊虎視眈眈準備攔路搶劫的強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