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愛與敬的成功學(3)(1 / 2)

自我收斂一些,反應就會慢一點。更重要的是要相信他人是善的。因為人人都在追求幸福與快樂,遵循著建設生活的良好動機。

“傻”的人沒有“聰明勁”,也沒有多少“自我表現”的強烈願望,他們在默默的行事中體會快樂與幸福。王小波說“沉默的大多數”,有特指這些人的話語權被剝奪的意思,但我很喜歡這個詞組透露出的另外的意味——那就是眾多隱秘、務實的人生,真正構成了這個社會最安定堅實的基礎。

知道工作,還要知道為什麼工作

LG公司要推他們的等離子彩電時,在中國選中了我和陳逸飛做他們的代言人,三天的拍攝完成之後,LG公司邀請我和陳逸飛到韓國的濟州島度假。陳逸飛可能是工作太忙沒有去成,我和LG的朋友一起住進了濟州島的樂天大酒店。到濟州島的當天,我參加了LG公司新產品的發布會,與我們不同的是,參加發布會的絕大多數是公司的員工,也沒有媒體記者參加。董事長在上麵講話,常常被下麵一陣陣高呼的口號打斷,喊的什麼我不太清楚。我問LG的韓國朋友,他們說就是員工在重複董事長講話的後麵幾個詞,就是喊“等離子,等離子”,或者“大彩電,大彩電”。我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在這幾千人的高喊中感到不知所措。這讓我想起當年我和妻子張欣在法國南部度假的情形。我們住在一家高級飯店,飯店的沙灘是私家的,男男女女在沙灘上全都脫光了衣服,隻有我一個人穿著衣服在看一本書。張欣給我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大家在沙灘的陽光下都很放鬆,隻有我像一棵彎曲的豆芽菜一樣拘謹,與周圍的環境很不協調。等到新聞發布會接近尾聲的時候,我深深地體會到,這種高喊的口號聲,把大家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了。我也常在電視上看到韓國人在街上喊口號,但親曆現場時才體會到這種口號的威力。中國人在“文革”期間喊口號喊傷了,現在再也沒有人喊口號了,這點可能是今天中國和韓國不同的地方。

LG的老板吃飯時對我說,韓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發展。中國是一個大國,韓國的發展主要依靠中國才能夠發展起來。他舉了一個例子,說中國有13億人口,如果中國人每人早餐吃一個雞蛋,韓國人隻要給中國人養雞就足夠了。我也不知道這個算法確切不確切,卻很能反映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的依賴性。

在我們公司聘請的設計師中,有一位韓國的設計師叫承孝相。他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設計師,有一期《SOHO小報》上曾刊登了一篇他寫的文章,叫《你知道為什麼寫詩嗎?》。其中,他寫到兩個詩人的對話,一個詩人說:“我知道如何做詩。”而另一個說:“你會做詩,但我知道為什麼做詩。”這篇文章引發了我好多的思考。由此,我們可以一連串地想下去:你會蓋房子,我知道為什麼蓋房子;你會寫文章,我知道為什麼寫文章;你會吃飯,我知道為什麼吃飯;你知道活著,我知道為什麼活著;“你知道”的更多的是技術、科學、工藝上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我知道”的是在哲學、宗教層麵才能回答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追尋“意義”。

我們需要時而從生活中抬起頭來,問問為什麼,這樣生活才不會失去方向,才不會與偉大的精神領域越來越遠。問過了,得到解答以後了呢?我看還是得繼續埋頭苦幹,進入到工作的樂趣中去。

簡單的成功法則

對於成功,我沒有什麼技巧可談,苦練技巧是沒用的,就像那些苦練武功的人,一招一式地比畫,可是後麵突然來一個人,一板磚就把他拍倒了。很多東西,越做得具體、越講究技巧就越容易教條化,我倒是覺得無為而治更好一些。無為而治,說的是無為,卻很有效果,這裏麵就有一個營造氣場的問題。用“氣場”這個詞語,是想比喻這種無形力量。一個有修為的人,即使在靜止狀態,也能影響到他人,這種影響的效果,其實就是無為而治。

所有的事情都要以修煉自身作為基礎,我認為以下幾點是尤其需要修煉的。

第一是要具備信任他人的品質。人要生活得坦然、舒心,需要相信很多東西,相信生活的基本驅動力是善的,相信幸福是需要分享的,尤其重要的是,你應該相信別人。在今天的社會中,任何單個的人都無法做成事情,都需要大家的幫助、合作,需要大家團結在一起。你需要他人,並不是你就比別人差,或者受控於他人了。你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你,事實上這種處境是公平的。

信任是有邏輯依據的,不是被迫的和空想的。你要信任對方,也要信任依據,信譽製度中的種種依據。合同、《合同法》也好,信用證明也好,都是人類真正有智慧的發明。這些偉大的發明,建立和完善了社會的信譽係統,目的就是令人們可以信任他人,信任他人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