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大美無言(2)(1 / 3)

這次西行,我就想少一些計劃和目的性,更加隨意一些。有人問我:“要去開發大西北嗎?”我說:“沒有。”有人問我:“賣房子去嗎?”我說:“沒有。”有人問我:“你去訪貧問苦嗎?”我說:“沒有。”“那你到底要去幹什麼?”我說:“什麼也不幹!”

這就是一次沒有目的性的西行,就是想出去看一看,看到什麼東西就是什麼東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碰到下葬的,我就去跟著看下葬;碰到結婚的,我就去參加婚禮;如果迷了路就想辦法找回來。沒有目的性可能會使生命更有新奇和意義。

不對抗的美

在獲得“威尼斯雙年展”建築藝術推動大獎的“長城腳下的公社”中有一個俱樂部,外牆用熟鐵皮做成,在經年的風霜雪雨吹打下,鐵不斷生鏽,變化著不同的顏色。這是一種鐵的生命的體現,是一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對抗的美。這個鐵皮俱樂部的設計者是崇尚中國老子思想的韓國建築師承孝相,他也是體現“貧困美學”理念的朝外SOHO的設計者。

很多人堅持“與人鬥,與天鬥,其樂無窮”,總是喜歡在大自然麵前逞能。我們這些蓋房子的開發商喜歡把房子蓋得越高越好,最終大自然一定會讓這些房子都塌下來的,隻是時間早晚而已,隻是看人自己拆除還是自然倒塌而已,就像船總要沉入海底,人總要死一樣。大自然會讓鐵生鏽,我們就刷油刷漆,甚至做成不鏽鋼;大自然會讓木頭腐朽,我們就不斷給它各種保護,與大自然抗衡,和大自然較勁;人們甚至改變動物和植物的基因,傷害大自然的神經。最終大自然總是給予等量的懲罰,也隻是時間早晚而已。

世界本來不複雜

講話不要講廢話,也不要講永遠正確的套話。幹活別擺沒有用的花架子,要有效率。建房子也少一些沒有用的裝飾和建築符號。現代建築中假惺惺地去模仿古代的建築符號,中國的建築去學習歐陸風情等等這些形式主義的建築,我都認為是在無病呻吟,裝腔作勢。現代建築中有一種思想叫“極少主義”“少就是多”,我能夠理解並接受。近些年我們蓋的房子最重要的思想是“極少主義”,盡可能少的線條,盡可能少的色彩。世界本來就不複雜,是人們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流水,沒有多餘的東西和動作。當有多餘的東西出現時一定是發生了問題,比如癌症。

中庸是一種境界

《道德經》啟示的核心是“平衡”,老子把各種各樣的平衡都歸納成陰陽平衡,如何把握平衡的關鍵點,這也直接誘發產生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受美的吸引,對幸福的追求,是我們人生的動力,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過分,應該走一條“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國人2000多年來用痛苦的磨煉和多年的實踐獲得的一條寶貴的方法。但我記得在我讀初中的年代,正趕上“批林批孔”,剛接觸“中庸之道”是在大批判中,隻能從反麵去了解它。當時,中庸之道被冠上了很多不好聽的名詞被加以批判,中庸成了“保守”、“不求上進”、“平庸”、“和事老”、“沒有原則”等負麵形象的代名詞。其實中庸之道是用謙卑對誠實的修正;是用愛心對正義的修正;是用超脫對愛心的修正。中庸是一種境界,不是我們說出來的,也不是我們能做出來的,是靠冥想、奉獻、服務等痛苦的磨煉修出來的。

我突然想到去查查辭典,看辭典上麵怎麼解釋中庸,我發現在“中庸”這個詞下麵,有一例句,是李大釗先生的《民彝與政治》中的一句話:“判其曲直,辨其誠偽,校其得失,衡其是非,必可修一中庸之道。”在社會和個人之間,物質和精神之間也需要用中庸之道的智慧去平衡。

定期清零

有一位北大的朋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哈佛大學的校長來北京大學時,講了一段自己的親身經曆。有一年他向學校請了三個月的假,然後告訴自己的家人,不要問他去什麼地方,他每星期都會給家裏打個電話,報個平安。然後這位校長就去了美國南部的農村,去農場幹活,去飯店刷盤子。在田地做工時,背著老板吸支煙,或和自己的工友偷偷地說幾句話,都感到很高興。最後他在一家餐廳,找了一個刷盤子的工作,隻工作了四小時,老板與他結了賬,對他講:老頭,你刷盤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這位校長回到哈佛後,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環境,但感到換了另外一個天地:原來在這個位置上是一種象征,是一種榮譽。這三個月的生活,重新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讓自己複了一次位,清了一次零。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要放棄自己已有的東西,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幾年前,我們幾個年輕人下海、辦公司時,借鄧公南巡的東風,讓我們成為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有了一個比較大的“舞台”。短短的幾年,資本規模迅速擴大,在商界也成為人人都在議論的奇跡。伴隨而來的是各種榮譽、拍馬屁、合夥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作為30歲出頭的人,應該擺脫這種狀態,要離開這個公司,重新把自己放在最原始的狀態,讓自己重新開始。另一個原因是在此之前,有人把我的成功歸結為運氣好,並定量地總結了六個好運氣。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成功似乎不是來自於權勢,必然就是來自於好的運氣。我更看重的是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所以我下定決心,要讓自己重新回到一無所有的狀態,鍛煉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