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二月七日,當東北野戰軍還在進行冬季作戰的時候,毛澤東在給林彪、羅榮桓和劉亞樓的電報中,明確提出"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毛澤東的這封電報被視為遼沈戰役的最初動因:
……你們應準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蔣介石曾經考慮過全部撤退東北兵力至華北,後來又決定不撤。這主要是因為南線我軍尚未渡過長江及北線我軍尚未給蔣軍以更大打擊的緣故。但最近你們已連續取得幾次大勝仗,如果你們再有幾次大勝仗,楊(楊得誌)、羅(羅瑞卿)、楊(楊成武)又出平綏、出冀東,南線我軍又有積極行動,蔣軍從東北撤退的可能性就將突然增長,其時間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點。因此,你們應準備於一個月內外完成現地區之作戰,而於一個月以後再進行一個戰役[包括打幾仗],然後進入大休整,準備應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勢。但不知部隊情況許可這樣做否。你們上次電報曾說錦州方向無仗可打,該方向情況究竟如何。如果我軍能完全控製阜(阜新)、義(義縣)、興(興城)、綏(綏中)、榆(榆關,即山海關)、昌(昌黎)、灤(灤縣)地帶,對應付蔣軍撤退是否更為有利。對於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如果我軍尚無足夠力量阻止其撤退,則撤退後的蔣軍似將控製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間地區,並打通津浦路北段,其給養當然會很困難,士氣會更衰落,但兵力則較集中,這些可能情況亦須預先見到。當然蔣軍死釘在東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軍強大到使其無法撤退,否則是難於設想的。
毛澤東的戰略意圖十分明確,即冬季戰役之後,東北野戰軍的作戰目的,既不是攻占幾個不重要的城市,也不是設法鞏固現有的地盤,而是要從鬆花江附近向南長驅直入,迅速插到關閉東北地區"大門"的位置,即錦州、承德一線,徹底截斷國民黨軍從東北撤退到華北的通道,並以決戰的態勢將其在東北地區就地全殲。
出乎毛澤東的預料,林彪對於這一戰略部署顧慮重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優柔寡斷。
毛澤東與林彪就這一問題反複商討的過程,雖然不能稱之為"爭執",但爭辯是明白無誤存在的。令人焦灼的是,共產黨人的長時間的商討,恰恰發生在國民黨方麵就是否撤退爭執不休的時候。於是,一九四八年上半年,國共雙方同時就東北地區軍事部署問題所進行的爭辯,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較量,也是關乎內部關係的嚴峻的政治考量--當時的情勢是,作戰雙方,誰最早於統帥與將領之間取得思想和行動的完全統一,誰就將贏得東北戰場上的軍事主動。
毫無疑問,國民黨軍在東北地區已經陷入被動:數十萬大軍被孤立在長春、沈陽和錦州三個地域內,長春與沈陽之間、沈陽與北平之間、沈陽與大連之間的鐵路已被切斷,國民黨軍的補給全部依靠空運,由於處境極其困難,官兵厭戰情緒嚴重。而在駐守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中,中央軍嫡係部隊與地方雜牌部隊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導致不少高級將領已有向共產黨方麵尋求出路的意向--從軍事上講,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隻有暫時固守城市的能力,出擊作戰並且戰而製勝已經是完全不可能了。同時,在國民黨軍占據的大城市中,沈陽百分之九十的工礦企業停產,長春的商店僅剩下寥寥幾家在勉強經營。由於物價飛漲,市民的生活幾近陷於絕境。美聯社電訊稱,長春市居民"吃到飯的僅占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二十一吃粥,百分之二十三吃豆餅,百分之十七吃樹皮,百分之十九行乞街頭"。經濟的崩潰引發巨大的騷亂,錦州兩萬多市民一夜之間將一家大糧店搶了個精光,長春大學兩千多名學生和教職員工一起衝出國民黨軍的封鎖投奔到解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