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可望的親人到(1 / 2)

整個江府忙亂一片,暫且不提。

到第二日,江彥秋就帶著小廝平安打馬去了,後麵跟著一輛裝滿重要行裝的馬車,由著其他幾個小廝押著去了。

秦晚林因為失聲的緣故,一直沒去點心鋪上工,由令墨替了,每日裏早出晚歸。

秦晚林留在家中,準備準備飯食,整理整理花草,做做針指,或是伴著隔壁李大娘做些風味小菜,隔幾天就去仁草堂裏取些藥包,日子過得風平浪靜。

隻是苦藥喝的不少,聲音卻一直沒有恢複。秦晚林變得越發不安起來。

話說,江府因著江彥秋出外就職,日子也恢複了平靜。江瑞成又回到芳水居歇息了,隻偶爾來一趟萬鬆堂,拿著江彥秋寄來的信件,給顧眉君看,然後聊一聊江彥秋的近況,略坐一坐也就走了。

“這孩子怕是恨上我了,信件都是寄送給他父親,信裏也隻有一句‘問母親安’就打發我了。”顧眉君用手撫撫額,有些黯然道。

“許是太忙了,哥子信裏不是說了嗎,說瀘州那個地方有一小股土匪,時常搶奪民眾財物,他正召集人手,訓練衙役,要去剿匪呢!”

很顯然,劉嬤嬤也是看過信件的。

“我正擔心這事呢,彥秋這孩子該不會逞一時之勇,親自上山剿匪吧,刀劍也不長眼睛啊,沒得為這個拚掉性命,不行,我越想越不安,我得跟老爺說說,讓他馬上寫封回信,讓彥秋一定不要以身試險,對對,明個我們去趟三山觀,求真人保佑我兒平平安安的。”

說著,就立馬站起身來,雙手祝禱,一邊往前院尋江瑞成去了。

其實,顧眉君心中還有層未說出口的隱憂,她怕江彥秋因情所傷,一時想差,罔顧性命,這才是最最要命的。

在前院江瑞成的書房前,顧眉君被小廝攔下了:“夫人請稍候,老爺說了,有貴客,其他一概人等不得入內。”

顧眉君驚詫,什麼人這時上門啊,江瑞成居然還不讓人進去,她凝神細聽,也隻聽見兩人的笑聲,其餘什麼都聽不見了。

她正待走開,書房的門打開了,江瑞成送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壯漢走了出來,他穿著甚是華貴,留著一臉的絡腮胡子,眉眼有些熟悉,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一樣,顧眉君實在是想不起來在什麼地方見過。

“這是夫人吧?我一走數十年,夫人卻沒什麼變樣,風采依舊。”來人轉向江瑞成,又對著顧眉君行了禮。

“你是?”顧眉君望向江瑞成,臉上滿是疑惑。

“他是誌忠啊,從前一直跟在我身邊的,自從他隨自家的商船下了南洋以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誰知今個竟然回來了。”江瑞成一臉喜氣洋洋,他把一隻手搭在何誌忠的肩膀上,一副親昵的模樣。

“原來是何誌忠,他竟然還能活著回來。”顧眉君雖對何誌忠的突然歸來感到意外,但最讓她不解的是江瑞成對他的態度,一個下人,何至於表現出這樣的親昵,也不怕失了身份。

何誌忠一再拱手,告辭而去,江瑞成一直送到大門口,方才返回。他看到顧眉君坐在書房內,臉頓時就拉了下來,他衝著顧眉君嚷道:“剛才怎麼回事,誌忠讓你行禮問好,你居然都沒個笑模樣?”

“不過一個下人,也值得你發這麼大火,難不成我還要向他行禮問好?”顧眉君有些不屑的說道。

“婦道人家,你懂什麼?何誌忠現在可不是什麼下人了,想當年商船遭遇風浪,他被拋下海去,醒來已在南洋,原來他被過往的漁船所救。想回來時,南洋與我朝又爆發了戰爭,不得歸來。索性他就呆在本地經商,一經數年,已成為當地的富豪了。這不,朝廷剛剛對南洋解禁,他就馬不停蹄的趕回來,想找回他女兒。咯,你看,這是他帶來的禮單,說是感謝我們幫他養育女兒。”說著,遞過來一張禮單。

顧眉君接過一看,除了常見的金銀玉器以外,還有南洋特有的幾十種藥材,布匹,數十顆龍眼大小的珍珠,一人高的紅珊瑚等。

顧眉君認真看了一遍,這才確定何誌忠現在發達了,可她一慣的眼高於頂,讓她與曾經的下人平起平坐,她還是做不到。

顧眉君把禮單丟至一旁,鄙夷的說道:“何誌忠今個就算是富貴潑天,那還不是靠著我們江府發家的?”

“夫人這話也是。隻是今非昔比,我們之間有這一層聯係,總比成仇敵要好。話說他女兒離府後去了何地?夫人要是知道的話,我派人通知他一聲,也不枉他送我這一番厚禮。”江瑞成撿起禮單,又喜滋滋的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