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被迫在成都農貿市場叫賣積壓的小雞時,在成都當地做老師的劉永好多少還有一點不好意思,但經曆過第一次創業危機的曆練後,他已經變得成熟很多。
每次在成都的集市上叫賣,劉永好不再害怕碰到自己的學生,而是大大方方的跟每一個人打招呼。一次在他挑著擔子去市場賣鵪鶉的路上,籠子突然破裂了,成百隻鵪鶉從籠中逃脫,劉永好隻得一邊顧著擔子,一邊跑到馬路邊到處去抓鵪鶉,情形雖然有些狼狽,但劉永好已經能毫不羞澀的從容應對了。
由於劉永好人緣好、點子多、善於開拓,鵪鶉蛋的銷售很快打開新局麵。他先是在成都青石橋開了一個鵪鶉蛋批發門市部,後來生意越做越大,又在成都最大的東風農貿市場開了一家奇大無比的店,這些店裏每天都堆放著數十萬隻蛋。而他們的訂單,近的來自重慶、西安,遠的則有新疆、北京,甚至還有來自國外的訂單!劉永好的店麵成為全國鵪鶉蛋的批發中心。
“當時所有的鵪鶉和蛋幾乎都是我賣出去的。”劉永好後來曾十分得意地提起這段經曆。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1984年在險遭滅頂之災後,兄弟四人的事業開始一帆風順。到了當年年底,育新良種場孵雞30萬隻、孵鵪鶉100萬隻。這意味著,劉家兄弟的育新良種場已經成功地把主要業務從孵雞轉型到孵鵪鶉,這是創業後的第一次重大轉型。
有幸趕上“企業家時代”
從鵪鶉到飼料
“你最崇尚什麼樣的人?”
1984年5月,一家青年報對深圳市20多個企業單位的青年進行了一項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崇尚企業家的人占57.5%,高居第一;工程技術人員占20%;社會活動家占12.5%;政府官員和文化人均占5%。
在同一年,有人在北京對年輕女性進行過一次調查,發現她們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已經由幹部、大學生悄悄地向企業家轉移。
1985年初,歐洲貨幣基金會主辦了一次規模宏大的關於世界經濟變革的討論會。會上,700多名政治家、實業家、銀行家巨頭濟濟一堂、暢所欲言。盡管大家在很多問題上存在著嚴重的分歧,但達成了一個共識:世界正處在一個新時代的開端,這個時代可稱之為企業家時代,企業家將由此開辟景象更為繁榮的道路。
劉家四兄弟有幸趕上了這個偉大的“企業家時代”。1984年12月1日,作為劉家四兄弟的代表,陳育新以全縣第一的身份出席了新津縣第四屆專業戶代表大會。
兩個月後的1985年1月4日,新津縣政府正式批準陳育新辭職。但事業發展得實在是太快了,陳育新每天都是超負荷地工作。這時,劉永行不得不考慮自己站出來承擔更多的責任,於是,他在這一年也向教育局遞交請“備案除名”的辭職報告。他回家對妻子說:“三弟已經率先承擔起風險,自己也應該承擔責任。如果失敗,我就和老三一起另找出路。”
那時辭職還真是件大事,盡管劉永行要求“備案除名”,單位仍遲遲不願批複他的辭職報告。但劉永行還是毅然地走出來了。從此,他便在新成立的飼料廠度過了他9年的企業內部管理生涯。
此時,育新良種場進入了它的黃金發展期。當時,鵪鶉飼養之風在新津縣越刮越厲害,全縣差不多有七成的人都參與其中。因為鵪鶉的繁殖周期確實太短了,而鵪鶉市場的發展又確實太快了,一轉眼新津縣城就成了一個“鵪鶉王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