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石頭的外觀形成反差的是,房間裏麵的材料則主要是木材和銅。木頭是另一種具有溫度的材料,也是能從傳統工藝、裝飾等方麵更多元展現藏式文化的細節。白瑪收購了180座當地藏人拆掉的老房子,酒店所使用的木材就全部來自於這些老房子中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從地板、屋頂梁柱,到榻榻米式大床、浴桶,以及部分重新設計製作的家具,老木材的溫良質感,為房間營造出溫和的生活氣息。銅器的運用本來是藏族人家的生活傳統,麵盆、盥洗台麵,以及樓梯的包邊都有銅的大量運用,連上作為裝飾的糌粑盒、地毯、掛毯、唐卡畫,甚至臥室的藏式頂幔,讓人很自然地進入藏式生活的氛圍裏。
事實上,酒店的設計處處為這種精致的藏式生活提供了絕佳的溝通途徑--陽台,不管是套房還是標準間,陽台都成為鬆讚林卡連通外圍環境的重要部分,將酒店所處的自然與人文景觀拉入眼前,讓每一個房間都有相當獨特的風景。為了保留這種非常真實的原生態風貌,酒店除了在房間將現代生活設施配備齊全外,其他地方作了大量的減法。我最喜歡的設計是沒有路燈,我喜歡看著那些螢火蟲一樣漂浮在地麵的馬燈,就像從天空裏墜落下來的繁星,點亮從城市來的人尋求平靜的內心。開酒店或許是會上癮的,或者說這是一件讓人無法適時收手的理想事業。鬆讚林卡對於白瑪而言,隻是理想版圖上最重要的一步。事實上,在鬆讚林卡創想之初,一個更龐大美好的構想已經在白瑪的計劃之中,這個構想也就是以香格裏拉為中心,開辟“麗江-塔城-茨中-梅裏-奔子欄-中甸”這樣一個環行的小酒店群。“我們不是在做酒店,我們是為了做一個最好的旅行,而把酒店布在了這些旅遊資源豐富的地方。這些地方以前很不方便去,很不容易去,是因為沒有好的酒店,吃飯都不方便,連上個廁所都不方便。”白瑪說。所以就下足工夫,把酒店全部建到鄉村裏去。在這樣偏遠的山區裏,要解決相關配套,繁複是不言而喻的,“比如高壓輸電線路、通訊線路、網絡、供水、汙水處理,所有的配套係統工程都得靠自己,依靠不了任何現有公共資源,這個代價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