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白瑪多吉的藏地 香格裏拉·鬆讚林卡係列酒店(4)(1 / 1)

是不用拉上窗簾睡覺的,我覺得。甚至可以開一點兒窗,因為飽含負離子的空氣能讓睡眠更安穩。另一個意外的收獲,就是早上在進入房間的第一縷陽光中醒來,然後聽見遠近相異的鳥聲,天晴後昨天雨聲的合奏,變成了鳥聲與風聲的協奏。隻有三件事情可以做的昨天,到了新的一天也有三件事情可以做:在酒店配備的專屬管家的陪同下去附近的村子、農田徒步,走進農家買蜂蜜買臘肉買一切感興趣的農家特產;或者去附近的滇金絲猴保護區爬山賞猴,順便采回大量野花回酒店,和服務員一起布置公共空間;或者去酒店露天泳池那一汪墨綠的水中暢遊,那個高山環繞、樹林掩映的泳池,在晴空下宛若一枚綠寶石,躺入水中的刹那,人是感覺完整地融入了塔城之綠,這是一場盛大的綠,一種最有力的回春術。

在塔城呆到第三天,按計劃要去奔子欄,因為大雨引起塌方而無法進山,隻好改行程先去梅裏。車沿著金沙江岸往北走,渾濁的江水帶著大量泥沙安靜地流動,碎石路不算很差,往來車輛極少,我覺得我們像是在去往一個未知的旅程。

翻過白馬雪山海拔4

292米界碑的山口時,司機洛桑丹曲說還有大概兩個來小時的路程吧。加上先前走的6個小時,我想這真是一趟“勞其心誌”的朝聖。香格裏拉去往德欽的山路整修工程進展緩慢,不過路況較以前來說已大為改善。矛盾的地方在於現代人總是希望坦途,希望路好走,而太容易抵達的話,對於雪山的朝聖意義又何在?洛桑丹曲一路唱著藏歌,帶我們穿行於峽穀山巒,一點點征服海拔,一點點遠離灼熱的城市文明。

霧靄中的白馬雪山,為整個旅程提前注入一絲興奮感,而一個多小時後撥雲去霧的梅裏雪山,則是在旅程的終點給人帶來了撫慰心靈的犒賞。在並不是很容易見到雪山真麵目的7月,我們幸運得像是獲得了某種心理慰藉。看見雪山的第一眼,我就無法控製地去拿相機。洛桑丹曲說其實不用急著下車拍照,在酒店的房間裏,就可以很近地看到梅裏雪山。鬆讚梅裏酒店矗立在正對著雪山的一個小山口,背後的峽穀綠地,是隻有5戶人家的藏族小村古久濃。像是為艱苦的行路曆程作了個完美收梢,這個開在僻遠山林裏的精品酒店,無疑為旅途的舟車勞頓提供了最及時的舒適照顧。這是白瑪多吉香格裏拉環形小酒店群最北的一處,可以說也是最有精神高度的一家。17個房間分布在兩棟樓裏,南麵主樓的13個房間全部朝向雪山,而北樓則麵向獨特的山穀林地,各有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