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外觀依然是采用鬆讚係列酒店經典的藏式碉樓,充滿現代設計細節的大堂簡單而氣派,像是藏族大戶人家的客廳,壁爐的溫暖在進門的刹那迎麵而至,還有祛寒的薑茶及時奉上,都屬於恰到好處的妥帖。換酒店布鞋上樓,木梯在腳底下發出厚重的聲響,煞是好聽。房間南北通透,我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奔去窗口,果然,梅裏雪山群峰正端端如畫般南掛,任是再美的工筆,也不及這天成美景。在其他鬆讚酒店鮮少見到的小飄窗設計,顯然是為了方便坐在上麵喝茶賞山,大部分房間床的擺放也是枕北麵南,為的也是清晨五六點鍾躺在被窩裏就能看到日照金山。
藏民傳統家用的銅製器皿在酒店仍被大量使用,比如銅牌門匙、花器、盥洗台的銅盆等等,房間裏都配有燒木柴的壁爐,很適合冬日窩居。大概是因為室外風光已然太好,房間的牆麵卻是再沒有任何裝飾的掛畫,麻質的壁布充滿自然的肌理,和整個空間的木料感及銅的色澤搭配得很和諧。
與房間的規模相比,酒店在公共空間的規劃上顯得奢侈多了,1樓的大廳其實是個很理想的茶室,2樓還有可以容納二三十人的餐廳,4樓的圖書吧風格西式,既可以看書寫字,也可以喝咖啡啤酒,同時也是酒店吃早餐的地方--這也是客人最主要的室內活動區域,因為有一個連通的露台,這裏成為眺望雪山最理想之地。興致好時移步室外,曬太陽看雲霧中雪山的時刻變化,是極為放鬆的靜修之選;或者站在欄邊,看旁邊高山來霧,瞬息而至又轉眼散去的迷幻境象,感受霧氣浸潤整個穀地。
在這樣一個寂無人煙的地方,日日麵對自然與自己,看書和寫作都是極為重要的事情。晚上下樓在院子裏參與酒店員工的鍋莊晚會,一直到有涼意的時候才回房間睡覺。如果真的要找點兒事情做,可以去附近的明永冰川、雨崩村等峽穀、村落一走。我在某個午後選擇了酒店推薦的徒步路線,從古久濃村的後山順著當地人常年行走踩出來的小徑,穿梭於林間,一路行至山頂,挖了一會兒貝母,然後在草地上躺下來曬太陽,呼吸不算稀薄的高原空氣。天高雲淡,一切很遠。感覺陽光走開的時候,起身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