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四大護衛(1 / 2)

當世能讓韓愈、莫北平這等武林大咖內心震驚的武功可謂少之又少、絕無僅有。那麼,他們為何聽到縮錯功、萬相功、全息功、滴恩泉報功、乾寧神功就震驚不已了呢?

原來縮錯功、萬相功、全息功、滴恩泉報功已經是在江湖上絕跡一百五十餘年的武林奇功,由荊蒿鑒、南之厘、支簡搵、易畋弨四位武林奇人所創。四位武林奇人各懷絕世武功卻一直隱跡山林不願為朝廷效力,但後來經不住方孝孺三顧茅廬再四邀請,這才出山做了東宮太子朱允炆的天地玄黃四大護衛。靖難之役,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建文皇帝帝宮殉難,天地玄黃四大護衛也人間蒸發不知去向,縮錯功、萬相功、全息功、滴恩泉報功從此再沒在江湖上出現過,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這四大奇功在江湖上就隻剩下美麗的傳說了。

四大奇功各有神奇之處,縮錯功之奇有五:可縮身、可錯骨、可易筋、可經脈逆行、可氣血逆轉,與敵過招,身體伸縮自如正反無常,便是頭下腳上以手做腳照樣奔走如飛、以腳為手照樣發功迎敵。萬相功之奇在於幻相層出,令對手不辨真假,乃南之厘夜讀《三教搜神》受哪吒三頭六臂神功啟發所創。全息功之奇則在於此功練到一定境界,任對手功力再深、武功再高,所發功力擊打在身上均如泥牛入海杳無消息,絲毫受不得傷害。滴水泉報功取“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之意,名字雖美卻極其霸道無理,對手發一分力則還以對手十分力,對手發十分力則還以百分力,對手越強反擊越強,相反,對手越弱自家表現出來的水平也就越顯得不過爾爾,所以易畋弨自出道之後不知多少絕頂高手稀裏糊塗敗在他的手下。

此四大奇功便是練成任意一門也足以稱雄武林、傲視群雄,可眼前這個黃衫少男卻一人身兼四功,這是傳說還是神話?

乾寧神功則由大明朝開國大將沐英所創。父親早逝的沐英八歲時被明太祖朱元璋收為養子,十二歲小小年紀便跟隨朱元璋出征集慶,也就在這次出師途中,沐英遇一異人私受半部殘缺不全的武功秘籍。沐英如獲至寶,每於無人處偷偷拿來秘籍練功,因天資聰穎悟性又高,竟將秘籍殘缺部分的招式也揣摩個通透。沐英偷偷練功一練就是六年,便是戰事再緊也不曾一日中斷。太祖朱元璋要跟漢王陳友諒決戰,為避免吳王張士誠在身後偷襲,決定在軍中公開招用鎮江守將,剛滿十八歲平時並不顯山露水的沐英連挫十餘位名噪一時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朱元璋大喜,當即封沐英為帳前都尉,隨後又單獨召見沐英詢問如何練得神功,沐英將實情和盤托出並請義父為自己的武功起個名字。朱元璋撚須沉吟良久,語重心長道:“孤自起兵之日始便以剪滅群雄、掃滅胡元、為天下蒼生打造一片康樂安寧的王道樂土為己任,我兒既練成如此天下無敵之神功,孤心甚慰,就名之乾寧神功吧。”也就是說這“乾寧神功”乃朱元璋親自命名的武功,而且還在“乾寧神功”前麵加了“天下無敵”四個字。沐英受此鼓舞,此後練功更為勤奮刻苦,最終將乾寧神功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獨步天下武林。後來,沐英攜此神功先後隨鄧愈、徐達、傅友德、藍玉征吐蕃、掃漠北、定雲南,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成就不世功業,拜將封侯世代鎮守雲南。可惜沐英四十八歲時便英年早逝,朱元璋痛悼之餘,為彰表沐英為大明朝所建的偉業奇勳,遂借“乾寧”二字的諧音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乾寧神功,天下無敵”真正為中原武林豪傑認可是在沐英鎮守雲南之後。中原武林高手為了“天下無敵”四字不畏路遠紛紛遠赴雲南上門挑戰沐英,沐英時當盛年,為個人榮譽也為雲南一方的安定,每有挑戰必然應戰,而且往往給武林中人留個臉麵,對手武功再低也必與對手過招十回合以上,但是你便是武功再高他也必在三十招之內將你製服。僅僅三四年之後,沐英便為自己的乾寧神功在“天下無敵”前麵贏來了“三十招內”四個字。

乾寧神功乃是一門極其霸道的武功,隻打別人,根本不給對手反打自己的機會,而且一旦發現對手想要反打,便即展開更為猛烈地攻擊,徹徹底底將對對手完全壓製。

乾寧神功霸道無比,但沐英卻生來仁厚,即便戰場無情,除非迫不得已絕不痛下殺手妄加殺戮。到得後來,再有人上門挑戰,沐英總將招法先一步喊出來給對手一個準備的時間,讓對手不至於三兩招之內便敗下來,失了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