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消失的凶手(1 / 3)

七年前的案子,突破口目前隻有馬芬藍,其他的幸存者出於保護原則,檔案都保密,雖然沈修他們可以調動,但是沈修卻不想太早打草驚蛇。

蘇茶錦的傷修養地差不多了,傷口已經結痂,而他們也接到了新的案件。

案情並不複雜,難的是凶手逃逸,暫未找到。

A市屬下小縣城:巴川縣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事件。縣城案件本來應該縣城警局自己處理,但是因為嫌疑凶手逃匿而且很有可能來到了城區,所以巴川縣向市刑警隊請求支援。而之所以讓沈修他們負責,倒不是說案件有多棘手,而在於死的這個人:範晨橋。男,16歲,巴川中學高一6班學生,父親是巴川縣縣高官,而範晨橋的舅舅,在市裏機關上層任職。

“官二代啊,老大,和你一樣。”

阿彪看了看屏幕,發出一聲喟歎。

“所以呢,官二代還能長生不死?

少想這些有的沒的,案子不結,我也保不了。”

沈修哼了一聲,敲了敲桌子,示意案情討論繼續。

“嫌疑凶手是範晨橋同班同學,巴川中學高一6班學生:餘晚晚,女,15歲。根據巴川縣的調查結果,在案發現場已經發現了餘晚晚的指紋、腳印、血液和毛發,在現場也發現了凶器。根據死者的傷口和凶器進行對比,吻合。凶器上的血跡經過鑒定也屬於死者,凶器上也發現了餘晚晚的指紋。這是傳過來的現場圖,外賣。”

外賣示意,將圖片放大顯示在投影屏幕中。

蘇茶錦仔細盯著圖片,看得出來,現場很混亂,有打鬥撕扯的痕跡。血跡散落的地方是從床上一直延續到靠近門邊的地上。

“這是法醫給出的屍檢報告,屍體身上一共有六處刺破真皮刀傷,皆是刺捅的方式,貫向插入。第一刀刺入肺部,其它五刀分別是反複刺在腹部的五刀,死因是出血過多。除了這六刀,死者手臂上也有表皮劃傷,初步判斷是防禦傷。”

外賣給出法醫報告,沈修仔細看完,把目光投向蘇茶錦。

“小蘇,你有什麼看法?”

“圖片和屍檢結果很清楚,我看了凶器的模樣和傷口對比,第一刀造成的傷應該是凶手由下往上。我試了試姿勢,和外賣用電腦進行比對還原,應該是凶手躺在床上,被害人在凶手身體上方,被凶手在下一刀刺入。但是因為凶手可能力道不足,那個傷口不深,但是因為被刺的地方在心髒左上方,屬於肺部,當時被害人在當下還是有行動能力,所以才會有了被害人手臂上的防禦傷,緊接著凶手刺向被害人腹部。

而且,因為現場的痕跡雜亂,甚至是凶器都被遺棄在現場,我判斷凶手是激情殺人,事後也十分驚慌。可是之後連刺五刀,那五刀傷口緊密,都在一個腹部周圍一個範圍內。不難反映,這五刀有泄憤的可能性,猜測凶手對被害人怨恨,凶手和被害人之間一定存在極其大的矛盾。”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根據巴川縣傳來的資料,餘晚晚和範晨橋是情侶關係,而懷疑餘晚晚到城區內,幫助其逃匿的嫌疑人,是江吳,A市第三實驗中學8班學生,男,16歲。”

“老大,這個江吳不是A市城區人?和凶手被害人之間也不存在同學關係,他們有什麼聯係嗎?”

“恩,資料顯示,江吳老家就在巴川縣,他每年寒暑假都會隨父母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而江吳爺爺奶奶家和餘晚晚家在同一條街道上。碰巧的是,在範晨橋出事的那幾天,江吳正好隨爸媽回老家看望剛剛摔斷手的奶奶。而關於餘晚晚,監控顯示她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家附近的街道上。所以巴川警方懷疑,江吳趁機將餘晚晚帶離了巴川縣。

這也就是為什麼,巴川警方並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餘晚晚乘車離開巴川的監控,但是後續翻遍整個巴川縣的監控,也沒能找到餘晚晚的原因。而且翻看監控,江吳父母是開車來的巴川縣,餘晚晚如果在那輛小轎車上,是最有可能躲過監控逃離巴川縣。巴川警方後來去江吳家走訪調查,也就在那前後,剛到城區,江吳家的車就拿去清洗保養了,所以警方沒能在車上發現任何指紋。”

外賣:“這難不成是三角戀?”

阿彪:“我看像,情殺。沒準兒,那個江吳也有殺人嫌疑。”

蘇茶錦:“又或者是惡霸欺壓民女?”

沈修:“行了,你們還跟我這兒寫上戲文了是不?這個案子思路清晰,物證完備,案子比之前的案子都簡單,現在隻除了凶手還沒抓獲。江吳未成年,之前B組叫了江吳的父母來詢問情況,沒有發現嫌疑。去到了江吳的家裏,也沒有發現線索。所以,巴川警方將會繼續在當地搜尋餘晚晚的蹤跡,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盯緊江吳,如果他真的和餘晚晚有聯係,就通過他找到餘晚晚。”

再把案情整理過一遍,範晨橋的身份導致了沈修他們對於巴川警方的證詞,不能完全盡信。這個案子很簡單,證據齊備,可是隱藏在案子下是否有什麼其他的隱情,蘇茶錦真正在意的是這個。在係統內懷疑同僚是大忌,但是這個案子既然交給了專案組,沈修和蘇茶錦他們就不能放任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