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輕寒微微眯了眯眼眸,“一千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既然如此,我們不如聽聽四周百姓怎麼說。”
楊鳴好奇的開口,“咦?
哈姆雷特是誰?”
“哈姆雷特就是一個人,一個在每個人眼中都不同的人。”
“啊,這樣啊,我好像明白什麼了!”
“大哥,你明白什麼了?”
“我明白每個人看待一個人的眼光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覺得他好,有的人覺得他不好,如果要客觀的看待一個人,我們得從各個方麵去看待他,小寒,你說大哥說得對不對。”
楊輕寒微微一笑,“是這個理。”
一個下午,楊輕寒同楊鳴一直在韓家附近走訪。
幾乎問遍了所有見過程安玉和鄭氏的人,最後楊輕寒還去了一趟楚湘樓,見了一下程安玉曾經的同事們。
從大家的口中,她大概知道了程安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父母雙亡,所以極度渴望家庭的溫暖,在進入書院以後,韓深待他如親弟弟,他也就把韓深當做親哥哥看待,可以說,兩人既是知己好友,又是親人一般的兄弟關係。
韓深對程安玉傾心以待,比對任何人都要好。
就連鄭氏嫁過來之後,鄭氏的地位也未能與程安玉比肩。
程安玉性格沉穩,溫柔和善,待人接物進退有度,唯有與韓深保持著親密的聯係,從書院離開以後,也就隻有他們兩還經常出來相邀遊玩。
而鄭氏,在出嫁前是知書達理的商家大小姐,讀過些書,詩書禮樂樣樣精通,琴棋書畫也不在一般男子之下,這樣一個有才華的女子在嫁給韓深之後,便成了相夫教子的溫順祥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賢良妻子。
平日裏她並不太常出門與附近的民婦們過多接觸。
她的閨友嫁出了盛都,之後,她在盛都也沒有什麼朋友,一心撲在韓家和韓深身上。
所以附近的百姓們對她的印象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有錢女子,是不太看得起她們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的,因而大家都不會主動去結交她。
隻是距離韓家比較近的一戶人家提到她好幾次聽到從韓家傳來吵鬧聲,沒過多久,便見到程安玉從韓家院子裏走出來。
綜合一下大家的言論,楊輕寒得出一個結論,韓家夫妻吵架,多數是關於程安玉的,包括後來鄭氏生下一子,也未能讓韓深喜歡。
韓深對兄弟的重情重義,對孩子的疏冷,導致了鄭氏對孩子的感情也很是淡薄。
韓唯安是被韓母一把手帶大的,鄭氏一門心思討好夫君,卻在很大程度上冷落了韓唯安。
鄭氏未必溫婉,程安玉未必別有心思,韓深未必君子。
這一家子,最可憐的,大概就屬韓唯安了。
……傍晚,楊輕寒和楊鳴才趕回禦察司衙署。
剛走到禦察司門口,阿金腳步匆忙的跑過來,“楊少卿!你等一等!”
楊輕寒捏了捏疲累的眉心,打起精神,“棺材鋪的事兒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