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1 / 2)

“咦?韓嵩送來的那本《治道集》當真是教人識字啟蒙之書麼?”司馬朗坐在馬車的車廂裏不無詫異地問坐在自己身旁的司馬懿,“那裏邊的文章詞句確是玄奧高妙啊!為兄可是從沒讀過那麼膾炙人口的‘識字啟蒙之書’。”

司馬懿靜靜地坐著,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滿麵毫無拘謹靦腆之態,反倒顯得十分精敏沉著,雙眼竟在車廂的昏暗之中閃射出亮利如鷹目一般的凜凜寒芒。他似乎正在認真地思考著什麼問題,被大哥忽然這麼一問才拉回了現實。司馬懿微一定神,向司馬朗緩緩道:“韓嵩送來的那本《治道集》,怎麼會是教人識字啟蒙的流俗之書呢?那不過是楊修為了炫耀自己的博學異才而隨口說來誆騙韓嵩的。”

“唔?他……他對這本書可是倒背如流啊!就像熟讀了許多遍似的。”司馬朗不禁驚疑異常。

司馬懿坐在一旁,隻是含笑看著他大哥,一言不發。

“難……難道這楊修真有一目十行的讀書本領與過目不忘的好記性?”司馬朗猶猶豫豫地問道,“他隨隨便便把那麼厚的一冊絹本幾翻幾看,就能一字不差地記在心中?這一手絕活兒可真是了得啊!”

司馬懿這時才瞧著司馬朗微笑著點了點頭。

“不過,二弟你今天的表現也很不錯——你提出的那‘八觀’識人之法,竟被曹丞相賞識有加而變成東曹署、西曹署的條陳指令施行下去,實在是難得的榮耀啊!”司馬朗回過頭來,也向司馬懿揚聲讚道,“本來,楊修憑著他那卓異不凡的稟賦在席間出盡了風頭,為兄開始還擔心他連你也比了下去。不過,楊修文采不凡,且又稟賦奇佳,終究會在丞相府中成為二弟你仕途之上的一大勁敵。”

“大哥提醒得對,小弟日後一定會對楊修暗加注意的。”司馬懿點了點頭,緩緩答道。他沉吟了一會兒,又道,“不過,大哥,正是今天我提出‘八觀’識人之法被曹操賞識有加而納取施行之事,才讓小弟親眼看到了曹操的過人之處。”

“唔……何以見得?”

“先前小弟在河內郡之際,多次聽到來往賓客講起曹操有‘不拘一格,唯才是舉’的雄才偉量,當時還僅是有所耳聞而已。今日席間,他不以小弟年輕位卑、資淺名微而怠忽自傲,聞一善而即納之,聽一言而即用之,從諫如流,無滯無礙,這是何等恢宏大度的馭才之道?”司馬懿的眼神斂成了兩道鋒利的寒光,仿佛正將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真相一寸一寸地剖開,“說實話,就此一點,小弟已對他甚為敬佩。曹操能在十餘年間於強敵環伺之下,如天降奇峰般巍然崛起,一舉肅清中原、掃平朔方、成就霸業,豈是一時的邀天之寵乎?我司馬懿能在他身邊時時沉潛觀察,其實倒是一個借鑒他之長處、增長我之才幹的絕佳良機!”

司馬朗聽罷,亦是深有同感地連連點頭,喟然歎道:“曹丞相的過人之處那可是多了去也!不僅他這馭才之道恢宏大氣,還有他的用兵之術、治國之能、權謀之長……哪一樣不是卓異超群?二弟你若有心想學,饒是你天資不薄,那也真夠你學好一陣子的了。”

司馬懿並不接話,仍是靜靜端坐,默默而思。

“二弟啊!有一個消息你知不知道,據說踞守西涼的槐裏侯、征西將軍馬騰,繼韓嵩代表劉表進京朝貢之後,不日也要來許都向曹丞相歸順投誠了。”司馬朗的聲音慢得有些出奇,“曹丞相如今的聲威可謂登峰造極,他隻要稍一叱吒睥睨,哪個諸侯膽敢抗命不從?聽說就連江東的孫權似乎也派出了使者即將前來述職貢奉。唉,眼下這時節曹氏的勢力如日中天,曹氏的基業固若金湯,我司馬家‘異軍突起、後發製人’的大略隻怕是無從下手了。”

聽完了大哥的話,司馬懿的眼中精芒一閃,亮得便似刀鋒一劃而過。他靜默了片刻,終於也緩聲開口了:“大哥,此刻便講曹氏的勢力如日中天、曹氏的基業‘固若金湯’似乎還過早了一些。依小弟之見,表麵上看來曹操勢傾天下、力壓群雄,馬騰、劉表、孫權個個都向他表示了恭順之禮——不過,這一切都是他們在借機探察曹操的虛實、底細!大哥以為馬騰真的是進京向曹操歸順來了嗎?據小弟所知,馬騰此番赴京之前,已將他手下十萬西涼兵馬的統帥之權移交到了他的嗣子馬超手中,並令他們全部留守後方原地不動,隨時聽從他的調度——他這也是為自己留了一記‘後招’的。倘若馬騰在許都察覺事有不測,那十萬西涼鐵騎是會隨時向曹操發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