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的嗎?”司馬懿也驚訝異常地問道,“您想到了什麼辦法?”
蔣幹卻是滿臉得意地看了他一眼,扭頭往回就跑:“你快跟我回中軍大帳去——我當著丞相大人的麵再向你細細分說!”
“好啊!好啊!”司馬懿也撒腿向他的背影追了過去,眼底裏倏地隱隱掠過一絲莫名的喜色。
“蔣先生竟有良策可解我北方青徐戰卒不適行舟,不習水戰之大弊?”曹操臉上滿是驚疑之色,“您且速速道來!”
蔣幹仿佛憑空拾到了什麼稀世珍寶一般,興奮得滿麵通紅,拱手而道:“啟稟丞相大人,依蔣某之見,大江之上風高浪急,而北方戰卒也確是不慣乘舟,在此顛簸之下,實在不堪作戰。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二十艘為一排,或三十艘為一排,首尾皆用粗索相連,再搭以木板通行,則人來馬往,無晃無蕩,如履平地,自然安穩之極,豈不妙哉?”
他此言一出,大帳中頓時一片嘩然。諸位謀士、將校無不動容,個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曹操一聽,鬱結在眉宇之際的憂悶之色不覺一掃而光:“唔……蔣先生此計聽來大是精妙……”忽然心中暗暗一動,畢竟這條計策還隻是蔣幹的臆測之見,其實施以後的效果究竟如何尚不得而知。於是,他微一轉念,又正色肅容道:“不過,軍國大計重在務實——於將軍、毛大人、文將軍,你等且將戰船齊聚水寨,一切如蔣先生所言,先依計一試,如何?”
“屬下遵命!”於禁,毛玠、文聘三人聞言,不敢遲疑,向曹操行過禮後便疾步趕去水寨調船過來實地檢驗蔣幹的這條“連船之策”。
曹操隨後則攜著蔣幹、賈詡、夏侯淵、曹純、司馬懿等登上瞭望樓,觀看他們如何試驗此計。
水寨之中四壁高聳,風浪卷襲不入,故而水麵頗為平靜。曹軍戰船駛行其間倒也平穩,晃動並不劇烈。然而待得它們剛剛一出寨門,便被一個又一個浪頭拍打得搖搖晃晃,起起伏伏。
隨船而行的北方士卒頓時大呼小叫起來,他們在跌跌撞撞之中隻有死死抓住船舷,拚命保持著身體的平衡。緊接著,他們的五髒六腑如同被震得亂翻亂轉,全都移了位一般——個個哇哇嘔吐,所有的精氣都隨著這長時間的嘔吐而消逝淨盡了……
曹操把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裏,眉頭立刻緊緊皺了起來。沒想到這兩三個月的操練過去了,北方士卒依然是這般不適乘舟,不慣水戰。
這時,於禁下令前排的十餘艘戰船逐漸並攏,各船之間互拋粗索相連,此拴彼,彼拴此。上麵的兵卒忍著翻腸倒胃的痛苦,一邊牢牢地綁著繩索,一邊互相拉著靠攏……終於,十餘艘戰船肩並肩緊連在一起,宛若一排微微浮動的堡壘,顯得巍峨沉穩,氣勢不凡!而船上先前一直嘔吐不止的北方士卒,忽然感到船身的搖晃漸漸變輕了,自己的雙足似乎又踏在了堅實的平地之上,竟是奇跡般地漸漸緩和了窘狀,身體的反應也漸漸平和下來。
“丞相!成功了!成功了!”一直仔細觀察著的毛玠第一個發現過來,急忙回身向瞭望樓上的曹操大聲呼喊!那連成一排的十餘艘戰船上的水卒們也高高舉起手中戈矛,齊聲歡叫起來!他們興奮地跳著,喊著、摟著,像小孩兒一樣喜不自勝。
曹操一顆高高懸著的心在大家的歡呼鼓掌中終於穩穩地落到了實處。他滿麵欣然,笑嗬嗬地向蔣幹說道:“蔣先生果然妙計非凡,一舉解決了我南征大軍的燃眉之急。本相要奏明陛下,賜封您亭侯之爵以彰奇功!”
蔣幹連眉梢處都透出喜色來,急忙躬身而謝:“幹多謝丞相大人重賞之恩。”
眾人瞧向他的目光裏都不禁露出了一絲嫉妒之色。這個蔣幹,手無縛雞之力,身無一技之能,隻憑一條三寸不爛之舌,就又為自己贏得了殊榮重爵,實在是運氣太好了。
隻有賈詡的聲音猶如冰針一般穿破了這一片喧嘩,清晰地響起:“丞相大人,這連船之策固是精妙,倘若敵軍以火矢攻之,則我軍船不能散,人不能逃,首尾難以兼顧,那將如何是好?”
他此語一出,場中頓時一片死寂,靜得連一根毛發掉在樓板上也聽得見聲響。
“這……這個,諸船若要防備火攻,亦並非無策可用。隻需多用生牛皮蒙住船身,多備取水之器與滅火之物加以預防便可。”蔣幹的腦筋也轉得夠快,立刻便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