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上隻有一個聲音,就是中國的官方媒體。即使有些個人的言論,也往往需要通過官方的媒體傳播,而且有時會被“修正”、“過濾”和有選擇地“放大”,而民眾能看到聽到的也許已經不是說者的本意了。我就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媒體的斷章取義常常會讓民眾看到的是一個不完整的你。
自從有了網絡之後,開始有了博客,多了一個非官方的民眾發出聲音的平台,也喚起了民眾言論自由的熱情。更多的民眾不僅從官方的媒體中了解世界,也同時通過網絡認識世界。
科技的發展繼博客之後又有了微博,於是一個以自媒體發表意見的時代出現了,世界還原於其本來的麵貌,人們可以任意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揭示許多不為人知的現象和事實。當然也有許多惡意的攻擊和謾罵,但至少給了民眾一個發出呐喊的園地。固然官方也在審查和刪除某些言論,但卻無法讓民眾知道這些言論和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社會的進步,首先來自於思想的開放。各種不同意見的爭論會讓許多一個人一時想不明白、弄不清楚的事情,可以在多種聲音的討論中找到歸宿,而不是隻生活在一種被他人灌輸對與錯的評價標準的軌道上。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未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了解和重新認識的過程,也會有動搖、懷疑、反思和犯錯誤。但如果連摔跟頭的機會都不允許存在,那又如何學會奔跑呢?任何的科學試驗不都是在無數次重複的失敗中找到出路的嗎?
思想的進步也是同樣,要在不同的觀點碰撞中激蕩出各種色彩的火花,才能讓人們看到最美的顏色、找到最真實的感覺、認識到事物的本質。
言論的自由與思想的自由都是人權自由中的一部分。鷹隻有在廣闊的天空中飛翔,才能看得高、看得遠、看到整個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說就是思想和意見的表達,也是心在飛翔。
人權本應是一種天賦,但現實社會中自由卻是通過人類的戰鬥而爭取的。中國數千年的曆史大多記載著的是皇權的統治,本應以民為天的社會卻讓天都變成了皇權之下的天。盼清官、還清天的故事成為了一種皇權之下的恩賜。即使是不滿於皇權統治之下的“革命”也隻是因為一部分人想獲取皇權的地位,同樣不給社會中的民眾以自由。
當所有的人都能勇敢地發出自己的聲音時,社會就離自由更近了一步。當所有的人都為了自由而努力奮鬥時,自由就融入了社會的懷抱。敢於發出不同的聲音,本身就是一種抗爭。
重要的不是我在說什麼,而在於希望能喚起每個人都為自由的花澆上一滴看似不多的水。當滴滴心水化為源源不斷的河流時,就會讓自由的花朵開滿這個世界。
讓這個世界充滿花香、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