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誌強:商品房的年產量住宅約為600萬套,非商品房住宅約為200萬套,年竣工量約為10億平方米左右,包括商業部分。
@實踐家商學院:向@任誌強提問:任總,您好,您覺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向哪個方向發展呢?你怎麼看待低碳建築或者建築零碳化呢?
任誌強:低碳是一個發展方向,我們在長沙的建築群就采用了美國LED標準。中城聯盟中的大部分企業,都在努力實現低碳。目前,中國已評星級的建築中,中城聯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sccdred三月:向@任誌強提問:任總,為什麼在長沙建第一高樓?
任誌強:長沙第一高樓不是我建的,是遠大張躍準備建的。我們現在建的是第一高住宅而不是第一高樓。
@華砂砂漿:向@任誌強提問:任總您好,您覺得當下國內住房建設質量如何?精裝修房屋的環保性符合要求嗎?
任誌強:精裝修房不僅是房屋質量是否環保,統一的裝修,至少從減少建築垃圾的角度而言,也是環保的。
中國企業綠色契約之綠色經濟
——任誌強談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2012年10月25日訪談簡介:為推動中國企業綠色經濟轉型,阿拉善SEE公益機構攜手多家優秀企業家群體於2012年11月2日在北京舉辦“SEEGreenFuture——中國企業綠色契約對話”,發起“中國企業綠色契約行動”。那麼,究竟什麼是綠色經濟?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是什麼關係?企業在自身發展中是如何應對這場綠色經濟轉型的?
@無明秋鵺:向@任誌強提問:任總您好,在中國現有的情況之下,“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已經喊了十幾年了,但是實際的情況並不樂觀,很多城市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飲鴆止渴。任總覺得要怎樣才能夠更好地進行這方麵的宣傳呢?
任誌強:應該說在節能減排上中國已經做出了充分的努力,民間自發的節能環保活動也越來越多,阿拉善SEE就是這種組織之一。在阿拉善的帶動下,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家共同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去。
@Chenzhongzi:向@任誌強提問:除了阿拉善項目之外,華遠還有哪些綠色項目?
任誌強:阿拉善SEE隻是我們參與的環保公益活動之一,華遠還參加了多項此類公益。華遠還在自身的建設中努力推行節能環保,如建築中的節能環保問題、公司內部管理中的節能環保問題,以及參與社會活動中的節能環保問題。
@還是BB:向@任誌強提問:謝謝任總!常見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在建築投入運行後卻失去了綠色節能的特點,導致很多時候綠色建築隻是噱頭,並沒有為節能環保帶去更多實際的益處。任總或華遠會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嗎?
任誌強:缺乏係統化。包括各種建築材料沒法滿足節能和美觀的雙重要求,也包括當保溫層能滿足節能要求時會擠占大量容積率等現行法律的問題。當這些政策配套不能完全解決的時候,確實有推行的困難。
@張小倩:向@任誌強提問:這些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我覺得也是教育的事情。
任誌強:你說得對。要政府、社會、企業、公民各方麵共同努力。
@皇冠—李:向@任誌強提問:我是“90後”,任總,我想問一下,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遠遠沒有達到綠色經濟的標準,為了達到綠色經濟的標準,你認為最關鍵的環節或者說步驟是什麼?
任誌強:現在中國經濟離綠色標準還差很遠,所以我們才大量呼籲和宣傳所有人共同努力。
@還是BB:向@任誌強提問:請問任總對現在綠色建築並不節能怎麼看?對建成的綠色建築,華遠用怎樣措施保障其能綠色節能的運行,以實現綠色設計的初衷呢?謝謝!
任誌強:LEED標準是一套從設計時就開始的完整標準,如果能嚴格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就不存在你說的問題。
@曹wigo:向@任誌強提問:現在很多小區中水利用效率不高,改造也是資金難題。任總有好的建議嗎?
任誌強:中水的利用不應該隻在小區內解決,應多個小區和城市聯網共同解決。如果單一小區的汙水排放量不足以彌補中水的使用,還要補充自來水,這反而是一種浪費。
@陳麗麗1919:向@任誌強提問:企業要發展,有的時候很難兼顧環境。這個時候企業的社會責任非常重要,但是該怎麼做,卻是個大難題。
任誌強:首先是遵守現行的法律,履行企業公民的責任。
@Chenzhongzi:向@任誌強提問:目前綠色契約推行過程中最大最突出的問題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