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愛情,是一種輪回(5)(2 / 3)

她身邊的男強人不少,而她的條件也不錯,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強人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對她而言,這看起來,事情完全不一樣了:以前,她操心一切;未來,她的伴侶操心一切。

但是,從關係的整體上看,這仍然是一回事,以前是控製與被控製的關係,以後仍然是控製與被控製的關係。以前,她做控製者,她的前夫感覺到窒息,於是逃走了;未來,她做被控製者,就有機會去體會她的前夫所感受過的窒息感了——那時,她將和前夫一樣產生逃跑的衝動。

這種簡單的輪回,是一回事,都源自我們簡單地將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到外部關係上來。

譬如這個女人,她的問題首先源自其內在關係模式中的控製與被控製的程度太重了,她的愛情中也是如此。她有時以控製者自居,有時又以被控製者自居。但不管是做控製者,還是做被控製者,她都渴望有一個人操縱一切,而另一個總是服從。這種關係勢必會出問題,控製方會覺得累,而被控製方會感到窒息。

假若她不改變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那麼她的愛情就會是一次又一次的輪回。

許多人和她一樣,拒絕反省,拒絕改變自己,隻是夢想著找到一個“正確先生”或“正確小姐”,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有付出,一定會有回報

這種信念,放到事業上,基本成立,但放到感情上,基本不成立。因為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愛情:越付出,越沒有回報。

在一個征婚網站上,我看到一個女子動人的個人說明,意思是,她會付出百分百的愛,而且不計較男子怎麼做。我相信她說的是真的,因為她的臉上都寫著那種為了愛不顧一切的神情。

我給她寫了一封信,建議她不必這麼百分百地付出,而且最好多少要計較一下男子對她的做法。

她最好這麼做,否則一定會陷入不幸。

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偉大,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自戀。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而隻是自顧自地付出。她的付出是她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戀人的需要。

真愛是一定要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的,從而一定要看到對方的真實需要。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得理解對方,能夠放下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考慮。

然而,理解很難,而付出則相對容易多了,尤其是對於習慣了在自己原生家庭中付出的人,付出是他們的需要,是他們價值感的重要來源,是他們的強迫性習慣,想讓他們不付出,反而成了難題。

並且,在感情中一味付出且對戀人沒有絲毫要求,有時還隱含著這樣的信息:我既然已經做得這麼完美,我是問心無愧了,那麼我們的關係中再有什麼問題,都不是我的責任,而是你的責任了。

顯然,這種信息中透露這樣的含義:我是好人,而你是壞蛋。

這是一味付出者的潛意識深處的信息。因為這一點,這種絕對的好人,勢必會找一個明顯的“壞蛋”。例如,一個女子找了個酒鬼,她痛不欲生,求他去做心理治療,他成功地戒酒了。隨後,他們莫名其妙地離婚了,而她隨即又找了一個酒鬼男人。這樣她就又可以玩這種歸咎的遊戲:“我做得這麼好,而你這麼糟糕,你還有什麼好指責我的?”

所以,在愛情中習慣扮演絕對付出者的人,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究竟在追求什麼。

愛情是人生中的頭號難題,是最大的快樂源泉,也是最大的痛苦源泉,所以圍繞著愛情的危險教條非常多。我隻寫了七種比較常見的。不過,大家也不能將我的看法絕對化,否則它們也成了新的教條了。

我了解的所有愛情悲劇,都反映出兩個信息:第一,危險的信號很早就被當事人感覺到了,但當事人沒有尊重自己的感覺;第二,每一個自由戀愛導致的悲劇,都是自己的特定心理所主動推動的,不管你看上去多麼無辜,做得多麼完美,你的愛情悲劇,至少有你一半的原因。

所以,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覺,它比這些教條更真實、更可靠。

此外,一定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而不要總玩歸咎於對方的遊戲。

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質。如果有人讓我就“該找什麼樣的戀人”這一點提建議,那麼我要提的第一條建議是,一定要找一個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省,拒絕自省,那麼,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著危險的潛意識的陷阱。

6

最迷人的愛——絕望的愛

我覺得一旦真愛失敗後,就不可能再愛了。我就是這樣,像失去了人生,萬分苦惱。希望大家指引我以後的路怎麼走。

——百度網友

我的一位朋友W,失戀後魅力四射。本來,他已經相當有男性魅力,但失戀後這種魅力似乎更上一層樓,經常將偶遇的女孩電得一愣一愣的。

我的女友說,他這是不斷地在散發著性引誘的信息,這是他的魅力來源。

我直覺上覺得不是這樣子,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一時也有點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