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結束了,她還是覺得,他在她心中是特殊的,而以她對他的了解,她在他心中也仍是特殊的。
這樣的愛情,聽上去真像是神話。美中不足的是,它結束了。
它為何會結束?
最好的境界,和最低的境界,常常看上去是一樣的。
愛情中最好的境界,是合一,而最低的境界,是貌似合一。
這個愛情,其實仍處於最低的階段——貌似合一。
真正的合一,是你徹底了解了自己,也徹底了解了對方。你先明白,你和他是兩個不同的人,但你們在長時間的相處中馴養了彼此,突然有那樣的刹那出現——你們碰到了彼此的心。這樣的時刻一再發生,最後你們兩人的精神交融在一起,兩個人宛如一個人。然而,你們兩人的精神獨立性依然存在。
貌似合一,是你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對方,你活在幻覺裏,你幻想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將這幻想套在對方身上,對方似乎還接受了,於是,你覺得,你們兩個人是合一的。
這種合一,其實是隻在你的幻想裏,你根本沒看到對方的真實存在,你也沒看到自己的真實存在。
譬如他對她一再說,“你是我的梅蘭妮”。梅蘭妮是著名小說《亂世佳人》中的人物,溫柔賢惠也不乏堅強。但她覺得自己不是,於是一再對他說,“我不是你的梅蘭妮”。而他繼續堅持說,“你就是我的梅蘭妮,我如此愛你,我可以為你做一切”。
“我可以為你做一切”,他的確也是這樣做的。這個愛情之所以結束,是因他認為她一度想離開他,於是他崩潰了。既然愛不存在了,“我可以為你做一切”這一點就可以停下來了。
我想許多人會關注在“我可以為你做一切”上,而我的關注點則是,他一再堅持說“你是我的梅蘭妮”,盡管她一再說不是,他還是如此堅持。
這種堅持,就是他將自己頭腦中的完美女性的幻象,投射到她身上,然後以“我可以為你做一切”的方式去愛她,但是,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女人,他並不真正了解。
甚至,他懼怕了解,因為一旦了解了,就發現她真的不是梅蘭妮,於是幻象破滅,虛幻的合一感也毀滅了。
用精神分析的專業術語來說,這種心理可稱之為“失區別”,即我看不到你和我之間有什麼區別,也看不到你和我的想象有什麼區別。“失區別”是一種心理防禦,防禦的是曾經體驗過的嚴重的分離焦慮,即被媽媽拋棄的可怕經驗。
用詩意一些的語言來說,如此這般的浪漫愛情,是在尋找一種證明:我在你心中是獨一無二的,如此一來,就證明了我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一般意義的浪漫愛情的迷人之處,或許就在這種感覺裏——你對我的愛,可以證明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在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女主人公特麗莎懼怕媽媽給她的訓誡:別把你的存在那麼當回事兒,盡管你是大美女,但你和別人沒什麼兩樣,所有的肉身都是一樣的,而且是可憎的。
所以,特麗莎希望從男主人公托馬斯那裏得到“你是獨特的”這種感覺。得到了這種感覺,她就可以從“所有的肉身都是一樣可憎的”這種噩夢中脫離出來。但她很快發現,在托馬斯麵前,她並不特殊,因為托馬斯還和兩百多個女人上過床,並且,他摸她們的方式,和摸她的方式,沒有任何不同。
特麗莎對托馬斯的愛情感覺幻滅了,但她還是要執拗地得到這種感覺。於是,盡管已去了自由國家,她還是獨自一人回到了被占領的捷克斯洛伐克。她想看看,托馬斯是否會回來找她。托馬斯在祖國已是異己分子,如果他還能冒著危險回來找她,那就證明,托馬斯是珍視她的。
托馬斯果真回來了,可托馬斯還會繼續和各種各樣的女人上床。他不僅僅癡迷於和不同的女人上床,關鍵是他還覺得,其實每個女人都差不多,隻是在性愛中有一種獨特的地方。盡管一個女人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和別的女人沒什麼兩樣,但隻要能品味到那萬分之一的獨特性,他覺得就值了。
特麗莎在托馬斯身上尋找“我是獨特的”這一感覺的證明,而托馬斯則在兩百多個女人身上尋找“她是獨特的”這一感覺的證明。
何其荒誕!
托馬斯發現,除了那秘密的萬分之一處,這個女人和那個女人並無不同,而特麗莎也恐懼地發現,其實她隻是渴求男人的懷抱而已,對她來說,托馬斯並非是獨一無二的,別的男人也可以。這樣轉了一圈之後,特麗莎悲哀地發現,她還是回到了媽媽給她的那種感覺中——你和別人沒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