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1 / 2)

蕭如薰穩坐釣魚台的原因不是盲目的自信和自大,這種安穩是用幾百萬兩銀子換回來的。

他的水師煥然一新,他很確信自己麾下的水師的船隻性能不弱於西班牙船隻,而在火炮的火力方麵更要強於這些家夥。

首先別的不說,望遠鏡這個東西,蕭如薰在朝鮮找工匠折騰出來之後,就沒有大肆宣揚過,基本上隻有自己手上和手下的將軍有,其他地方也就麻貴手上有一隻,劉綎和鄧子龍手上各有一隻,這三人都是純粹的武將,沒有科技頭腦。

剩下的就是自己麾下的軍隊裝備有千裏鏡,之前對付海盜的時候,屢次用千裏鏡取得先機,現在也是一樣。

而且蕭如薰特意囑咐,這千裏鏡是國之重器,每一個有用千裏鏡的將軍每次出戰回來都要報告千裏鏡的下落,絕對不允許無故弄丟,更不允許拿去交易,一旦發現,定斬不饒。

所以蕭如薰十分確認西班牙人手上沒有望遠鏡,隻能用肉眼觀察,而他有望遠鏡,江大海早一步發現敵軍,早一步做出布置和戰鬥準備,這本身就是一種優勢。

再有就是火炮了。

蕭如薰已經在正規軍和水師當中基本淘汰了佛朗機銃,尤其是在水師當中,陸軍中有些比較重的大樣佛朗機還在使用,但是兵工廠現在已經不生產佛朗機了。

現在蕭如薰軍中的主戰火炮是清一色的加農炮,換而言之,也就是人們嘴裏的紅夷大炮,不過這樣說也不甚準確。

因為紅夷大炮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基本上全部的西式前膛加農炮都被中國人喊做紅夷大炮,炮本身之間的差距直接被無視了。

相比較於火槍的變革迅速,火炮的變革從加農炮出現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後裝線膛炮取代前裝式火炮之前,十七世紀就開始成為主流的加農炮依然是主流。

最多在長度厚度和膛線上加一些改進,在火藥和炮彈方麵加一些改進,火炮本身並沒有迎來大的發展。

而且最重要的是,與火槍節節攀升的射程和威力不同,火炮的射程一直都沒有大的發展。

十八世紀末期法國軍隊和普魯士軍隊戰鬥的時候,雙方動用數百門火炮和幾萬發炮彈血戰一場,死傷卻極為輕微,究其原因,是因為火炮射程太短,夠不著。

當時西方最優秀的火炮的有效射程在一千五百碼以下,也就是一千三百米左右的距離,這樣的距離,早期加農炮紅夷大炮也能達到。

技術沒辦法更新換代,那麼就隻能在數量和威力上增加,研究火藥,製造更多的炮,從各方麵改進炮的性能,比如增加準確度之類的,實際上是修修補補,不是大的革新。

火炮這玩意兒在線膛炮成為主流以前,最大射程隻是說出來忽悠一下普羅大眾,誰都知道,如果最大射程是有效射程,為什麼還要增加一個距離近得多的有效射程畫蛇添足呢?

滑膛炮,就和槍械一樣,超過一定的距離之後,炮彈飛到哪兒都不知道,所謂最大射程隻是說出來當笑話講講,順便用作未來的期許。

而實際上的佛朗機的有效射程能比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更遠嗎?史書上的誇張手法見得多了,甚至於將射程提高到十裏二十裏都有,按照明製,一裏是559米,也就是說佛朗機銃能打五千米一萬多米遠?